WHV分享会·文字版


分享人:某白


打工度假不为赚钱,只为停下脚步去看看“别处的生活”到底是不是更好?


30岁、已婚却独自去流浪的WHVer。

16岁起抑郁12年,总觉得在最好的年华没能好好地活过;“所以这两年一直在干20岁人才干的事”。


热爱旅行,澳洲是旅行过的第16个国家;但却是第一次独自生活,以前连住校、合租都没有过。

最初是由于对国内的生活不满意才离开,但发现在澳洲也没有更满意;但经过尝试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现在只需要学会安于它。需要体验的已经都体验过了,需要了解的也已经都了解了;现在目光应该转回自己的内心,等真正决定离开的时候,能确定地知道我不是在逃离,而是在追求更好的生活。

打工度假不为赚钱,只为停下脚步去看看“别处的生活”到底是不是更好?


打工度假不为赚钱,只为停下脚步去看看“别处的生活”到底是不是更好?


分享内容:

  • 怎样决定到底要不要移民?

  • 不同的人应该怎样选择不同的工种?

  • 国内外职场、人情世故、生活习惯上的差异;

  • 遇到紧急情况怎么办?有心理疾病史的人需要注意什么?

  • 有对象/已婚才去打工度假,远距离relationship怎样处理?

  • 30岁赶末班车去打工度假是什么体验?

  • 回国后需要重新适应什么?事业停滞一年怎么办?去打工度假值得吗?


有声版回看地址(或点击阅读原文):

https://m.qlchat.com/topic/2000007953249084.htmshareKey=01ed41f073b3695442b5397049241ec9


分享日期:

2020年2月15日




我是某白,我可能在打工度假者里也比较奇葩,我决定走的时候是刚结婚一年多,下签的时候我还差几个月就30了,就完全是赶着末班车。倒不是因为不想早去,是因为刚刚听说打工度假签证,刚听说起我就在办这个事了。


怎样决定到底要不要移民?

抢到名额之后,我大概又等了半年之后我才走的,主要是当时工作的事还没解决完,我就不太多介绍自己了,怎么说,是因为我之前从10多年前起得过抑郁症,这个经历让我觉得我也算是边缘人,所以国外艺术形态上可能更能接受我个人的情况。所以我从挺早可能从不到20岁就想走的这样的想法,但是移民这件事我没有想太多,因为自从我得病退学之后,这件事等于就搁置下来了。所以大概从二十七八岁,我才又重新想起这种打算。


打工度假签证算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算是一个跳板。对于大多数想移民的人来讲,都不会觉得我去外国考察一个礼拜,我就决定到这生活一辈子。这样就太疯狂了,所以我当时大概17年左右的时候,我当时刚去英国旅行过,然后当时看英国年轻企业家移民,所以我就看了一下英国的移民。大家都知道英国移民还挺难的,当时我自己是做互联网行业的,其实跟他这个口不是特别对。


我随便找了几家中介看了一下,对于他们这个模式我还是不太满意。觉得要更慎重考虑,肯定是最好出国生活一段时间看看,所以我就选择了打工度假签证。最近大家也知道国内的变数还比较多,因为疫情的原因,名额也应该是暂缓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发放,所以正好也有机会让大家再慎重的考虑一下,要不要去打工度假。因为我看有一些攻略还比较有点太普遍来讲有点消费焦虑的意思在里边。然后就会觉得去和不去,好像变成了一种大趋势。


我觉得还是要多看个人的情况。如果说觉得个人的情况还不是很确定的话,那么要咨询跟你相近的经历的人,看看他们回来之后是怎么感觉的。

当时我刚开始想出国的时候也是在网上搜了很多的算是攻略或者经验,开头的话,如果你搜去某国加移民,刚打完国家移民某国家之后,后面跳出来的,最靠前的都是后悔了,然后标题就只写后悔了,然后也不会说具体的原因是什么,还有他个人的情况是什么,其实怎么说这样的标题他点击高,所以他这么写我也理解。但是说白了,不管是去做什么,都是有可能后悔的,所以个人的情况不一样。


我觉得后来看了一些之后,我就完全不再看这样的东西了。然后打工度假这件事也是一样的。


我看到的写攻略的人后悔的比较少。很多人是跟我一样,尤其是说白了岁数比较大的,都会考虑的是要移民。先去看看,然后转学签转工签就比较小的,可能比较倾向于去玩。其实我觉得签证还是比较适合各个需求的人。其实都有去玩的,其实赚快钱,真的也挺适合的。


虽然我是没有赚快钱了,然后还有很多转学签,很多是在那边念书,念完之后当然就走技术移民就会比较容易。然后还有转工签的,虽然我不认识很多转工签的,但是我当时有想过这条路,我也咨询过,但是说实话不是特别适合我。然后我的岁数就技术移民的话有点大了,如果我打工度假,就算我没有打工度假结束,就算我刚过去,过了几天就开始申请学签的话,我念完书也超过32岁了。


很多人都会担心,回来之后,事业间隔这么长时间,怎么说也是看具体的行业。比如说我原来是互联网行业的,这个行业变化特别快,而且整体来讲他就爱用年轻人,很多稍微大一点,可能这么说过了35岁,如果在这个行业里至少得混到小leader,我就不说中层了,可能你就也说难听了,没有太大的用了,除非你能一直去做,长时间的去做一些很基础的工作,并且去跟一些刚毕业的人争饭碗,你的钱很可能比他们还少,就这么简单。


所以当时我决定走的时候,互联网行业在严重的缩水,然后整个国内的经济其实全世界都一样了。全世界经济从18年开始低迷的时候,所以我当时本身想的就是我也没有敢裸辞,我没有裸辞。


17年刚开始互联网行业刚开始缩水的时候,我的公司裁员裁了有2/3的人,我被裁了之后,我当时压力不是很大,因为那时候我马上要准备婚礼,然后我也特别忙,装修准备婚礼,我自己还一直有一个小副业,而且还有赔偿金,所以我觉得还行。


然后又找到工作没多久,新的公司又要倒闭的时候,这时候说实话我慌了。这时候我发现当我发现公司的倒闭,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儿的时候,我又开始找新的工作,找新的工作确实不好找。我当时刚刚结婚一年,人家所有人的反应都是你要生孩子了吧?我是不打算生,这是实话。我跟他们说的也是我真的不想生。但是人家信不信你就跟另一说了,而且法律规定是如果我真的去了,我怀上孕了,他不能要求,我不生他也不能把我辞退,这个是法律规定的,人家只能在面试这个环节把你筛掉,我就没办法了。


我当时本来也是考虑过要改行,甚至于说就自己开工作室了。因为我说实话我理解已婚未育的29岁的女性困境,还有互联网行业,稍微有点年纪的人的困境,我都完全理解。


我本来也不是特别清楚说,我30多岁之后的路要怎么走,因为怎么说呢,我不是做领导的性格,总之我不是特别有勇气裸辞,但是那时候我有点没有后顾之忧了,因为公司倒闭了。我就想到也许就可以试试。虽然当时我刚结婚没多久,后面我再细说,我感觉裸辞的话,就今年因为今年大家看到变故这么多,我还是不是特别推荐,除非比我有底气的人是多了去了,但是我感觉今年裸辞,尤其是在经过了现在的动荡之后,反正祝你好运。总之当时我是公司倒闭了,然后我彻底决定我要走的。因为停滞一年,真的会给你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国内尤甚,因为国外的话很多专业技术不是很强的工作,还有因为它们的经济,它们的发展已经变慢了。


不同的人应该怎样选择不同的工种?

国内大城市,我主要说大城市,大城市变化太快,发展太快就会造成一一段时间停滞了事业的话,肯定影响会变大。然后等我真的到了那边之后,我就开始准备好好过日子了。虽然家里主要是说你休息找不找工作都无所谓,30岁了之前也有积蓄,但是我觉得如果玩几个月没有找工作养活自己的话,是不算真的生活过的。


我就玩了大概两周我就开始找工作了,我就说实话,真的找工作的话,和之前看攻略听别人讲,落差还是有的。因为大家讲都讲的是成功的经验比较多,失败不是说不总结,经验教训也总结,但是看攻略还是成功的经验比较多。失败了,尤其是面试,我失败了,人家不见得非给我打一电话,跟我说你是哪不行,所以可能失败的经验没有那么好总结。所以一旦看到了那么多成功的经验之后,一旦自己找不到,还真的有点受刺激的,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你去了之后的生活和你看攻略有挺大差别。


我是稍微总结了一下,自己看到的这些常见的工种,我是比较喜欢,我比较推荐。

如果有人能客观的分析一下,解析一下这些不同的工种,因为现在最常见的是说太好了,你去干这个太好了,你去干那个,没有从各方面进行对比,就觉得不见得适合自己。对于还没有出发或者甚至还没有抢名额的小伙伴来说,大家可能都不太清楚怎么适合自己。


在国内可能最大多数人都是上完学还没工作,或者说工作的话都是办公室工作,所以一看攻略说什么工作好像那边打工,什么都可以做,然后有和动物有关的,然后有在渔船上,然后有的是钱特别多,一下脑子一热,觉得我一定要做,我去之前也是我列了好长的单子,自己想做什么,当然我本来也知道不可能都做得了,甚至有可能一个也做不了。


但是到了那之后才发现,还不是说做不了,是真的是不适合。比如说到那边肯定会大家都会经历一个,不管多长时间,一个没找到工作的阶段,当然也有比我准备的充分的人提前找好的工作去,我还是比较一拍脑门那样的一个人。所以面试也很容易遭遇尴尬。


工厂的话,几乎和农业差不多,不太用风吹雨打,就是室内。我个人是在工厂干过一次,是行政岗,但是工厂的行政岗比较少。我还真不说我是因为有什么出类拔萃的能力才应聘上的,我其实就是撞上的,就是运气好,应该正好要招人而已。


所以工厂我不建议放弃在城市的一切,直接去工厂或者农场。到了那之后,如果发现不合适,两天一个礼拜不干了,再从荒郊野岭再回来,可能都不见得天天有车。总之,如果你对体力没有绝对自信,年龄可能也不是很小了,就不要考虑工厂和农场了。大家可能比较在意,很多人想找office工作,刚毕业的可能没有经验,会难找一点。我个人感觉是除了悉尼、墨尔本以外,其他地方的office工作可能性不高。


我虽然是在工厂做过,在布里斯班郊区的工厂做过office工作,但是像我说的,真的是撞上的,真的是运气挺好。否则的话,想做office工作就不要离开悉尼或者墨尔本会稍微容易一点,而且英语雅思6分以下就比较困难。


华人开的公司,或者当人家客户群体也得是华人,英语要求会比较低,体力的要求也比较低。然后澳洲的话,office加班的可能性也比较低,但是你就要在一个城市常住,而且你找office工作一开口就说我们打工度假签,成功率真的不高。因为你就不稳定,人家虽然说我可以找不稳定的,但是人家希望自己作为雇主有更多的选择,人家宁可希望找一个永居的,他们觉得我这个岗位不稳定,我把你裁了,他也比较不倾向于你突然不干了。


总之要找office工作的,我建议你刚去或者刚拿到二签就赶快去,我撞大运那次也是因为他们的行政专员要去生孩子了,所以我相当于是顶她的缺,而且他们在布里斯班郊区的话,这个城市人流量小,相当于我的竞争也比较小。


然后我个人比较推荐的类别,店员类的,像收银、理货、销售这一类的,这一类城市比较多。他们说非偏远地区,其实就是除了那几个大城市以外的所有地区,其实也还好,那些地方就会稍微少一点,但是也有相当多的需求量。要有过得去的英语。我猜大概是6 ~6.5之间。然后这类工作的话全职兼职都非常多,然后可以自己选择,也一般不是重体力活,最多是就简单的理东西。如果是在仓库工作的话,可能有时候要求是男生,然后有叉车证,然后销售呢,要喜欢和别人打交道,外向一点比较合适,也看店铺的具体情况而定。


但是我自己是北方人,如果是中文的话,他们默认的意思是粤语。大多数人会说要求会粤语,直接要求会普通话的很少。他们会要求中英双语,中英双语一般指的是粤语和英语都要好。


所以到了之后人家也说中文怎么样,然后讲写简历的时候,我说中文当然没问题了,等到了那之后,人家一开口面试跟你说粤语怎么样,发现我就能说普通话。人家说可以说普通话,但是工作是没戏了。


然后餐饮行业的话,基本上我感觉年轻的女孩比较多,尤其是前台有时候是限女生的,但是有时候比如酒类要求有证,然后服务员肯定是要求我感觉至少7分的英语。后厨基本没有要求,但事实上你认为后厨切菜,炸东西,其实是非常累的。


我一个朋友是我觉得他体力已经超棒了,是跑马拉松那种。他是做后厨6小时一班,上完就6个小时,回家之后倒头就睡,站都站不住那样。总之这个行业的话,还是要求一定体力的。因为有晚班,绝大多数有晚班。


我的话我没有做过后厨,因为我觉得普通餐厅的话一般也要12点左右了。如果你没打算买车,你住的地方离上班地方不是很近,就是个问题了。另外大家也要注意,华人餐馆有很多不像英语的服务员,但是黑工比较多,工资也比较低,不管大城市还是偏远地区都差不多。然后服务业方面那边,最缺的其实最常见的就是按摩师。一般是限女生,80%会比较倾向于女生。一般是不限经验的,英语也不太限。


要求培训的话大概是两周三周左右,但是看个人上手程度,我当时问过一次,我觉得很有意思,按摩师。学一学是吧,回家之后还能给家人好像很有意思的样子。但是人家也说了,你的上手程度完全看你个人的悟性,而这个悟性有时候还真不光是悟性,有时候他们说白了吧,在这儿缺人。那么你三天就让你上,这事儿不缺人,他可能培训你,一个月也不让你上,而培训期间是一分钱都没有的。


所以你要意识到,而且是全天培训,你说我今天来培训三个小时,然后我其他时间去打别的工,然后这边按摩师可以上手了,我就做按摩师,不行。反正我见到的是不行,可能会有比较好说话的,能让你弹性的这样去做,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我还是那句话,你要熬过这个时期一分钱都没有的这个时期。送餐员我还是考虑过,当时我觉得送餐员很有意思,自行车就行了。但是后来也意识到,要赚钱是很难的,玩一玩还是可以。有很多是housekeeping,虽然听起来好像很洋气,但其实就是打扫卫生。


我个人是在家都不大打扫卫生的那种人,让我打扫。说实话可能我也打扫不了太干净,所以我就没有考虑选项,但是这几类的服务业是流动性强,所以你如果不想在一个城市长待,还是可以试试的。大城市需要的比较多,小镇就比较少了。然后像之前大家有可能有人考虑过,像保姆,人家一般会要年轻女性,但是也对语言的限制比较高,除非你是找华人家庭,否则对语言是非常高的,谁也不会说想找一个保姆跟自己家孩子说外语。 


国内外职场、人情世故、生活习惯上的差异;

我到那边我当然也是认识华人多一些,所以我慢慢意识到,怎么说我永远不会和出生在外国的外国人一样,肯定是不可能的,因为我就不是出生在外国的外国人,我就算我变成外国人了,我是出生在中国的外国人,就算物质上没有什么差异,心理上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像生活方式、人情世故,意识形态上的差异是一定要考虑进去的。就算人家完全不排外,人家特别欢迎你融入人家的文化,你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另一方面,我不怪有些人稍微有点排外,其实大家都想守住自己的领地、自己的文化、自己阶层,主要看他是怎么去具体表现这件事。如果说不同人种、性别、文化、年龄,他本来就有不同的特色,你别有优越感。如果说你出去遇到了真的遇到了歧视,那是不对的。但是如果人家更想跟自己相似的人一起相处,我觉得真的很正常。


很多人出国之后我觉得外国朋友也不少,但是其实我觉得还是跟华人更容易拉近关系。去了这么多城市,我感觉华人越少的地方就越容易抱团取暖。


认识的好多人都对我挺热情的,觉得交朋友比在国内容易。因为大家都是毕业之后很难认识新的朋友了,交际也不太主动,出来吃个饭,其实我也挺忙的,不吃了。然后大城市大都拼事业,没有足够强的驱动力去交朋友,然后甚至怎么说,在国外找对象都变容易了。我看过朋友说离家远,就更想有个伴了,而且说难听了,你选择少纠结少,其实就更容易找到了,选择越多越慌。


另一方面来讲,新环境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环境,就需要锻炼的地方还挺多的,因为我个人生活上完全就是个傻子。我住校过很短的一段时间,而且周末就回家,而且我妈在生活上属于细无事无巨细的,什么都愿意帮我干,我就跟他我抢不过她,结婚之后,我老公公司是一日三餐都有食堂,然后我也上公司吃外卖,因为他不回家吃,我也是叫外卖,偶尔也就擦个地洗个衣服,稍微难一点的,比如说打扫厕所,擦个窗户,就请小时工了,所以我真的什么都不会。

职场环境上其实也是一样的,基本上在国内你是坐办公室,你体力上习惯上是没法适用打工生活的。


关于打工度假期间的职业选择,说想挣快钱的我还是那句话,能真的能赚到,不怕吃苦的,体力好了,绝对能赚到快钱。


我不太是事业型的人,工作的话,我觉得是养活自己的手段,除此以外,养活自己就行,就这么简单,或者实现自己的手段。比如说赚大钱,我花的也不多,没必要。


但是如果我说大实话,然后在面试中表现出这种想法的话,那就很不利了,所以单从这方面差异来看,澳洲可能还是比较适合我。


遇到紧急情况怎么办?有心理疾病史的人需要注意什么?

我这么笨手笨脚的,所以遇上过不少小情况。比如说最重要的东西之一,护照是吧,我是丢过护照。我是在澳洲丢的,但事实上你补办的流程是差不多。我之前是在罗马把包里的所有东西给丢了,幸亏不是丢了箱子,但是区别也不大,因为当时护照、笔记本电脑、iPad什么的全都在包里。因为澳洲整体还是比较安全的。咋说比意大利安全多了,没别的意思。因为去玩的话,你会比较惹眼。我还是要建议大家,首先护照一定要把每一页都复印下来,把复印件多准备几份放在不同的地方。


如果你没拿复印件,然后就直接跟人家说,我护照没了怎么办,这是有可能被拘留的,因为它会默认,首先因为正常人如果真是非法拘留,你不会去报警说我护照被偷了,但是他不得不这么处理,因为你没有你护照的任何信息来证明,你有这儿的签证,这是非常危险的。


澳洲可能会好一些,因为中国人很多,可能会有人丢了护照,然后没有复印件,但是在欧洲旅行的时候,之前我是查好了会有一种可能性,所以一定要带好复印件在身上。一旦护照丢了之后,你拿你的复印件去警察局备案,一般是找不到的。


但是人家会意识到你确实是护照丢了,他就会给你出一个证明,代表你护照丢了,你有这的签证,你只是护照丢了,如果之后又有人查你的护照,不管是因为什么,虽然可能性不是很高,但是也会有东西给他。如果人家查护照,你一个外国人说没有,被偷了,就不太好了。具体怎么处理的话,可能每个地方不太一样,但是大家一定要尽力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其次像税号,然后银行卡到那边办下来之后,你也都拍照或者复印。如果失窃的话,一定要去警察局补这样一个证明,然后你再给大使馆去补你的证。我还过三天,地狱一样的没有手机的日子,我手机就从我手里滑到地上,居然把屏幕给摔坏了,彻底坏了,现在触屏手机屏幕坏了,就完全不能用了。当时还正好要搬家,正好要从布里斯班去黄金海岸,还要接我妈。



特别刺激,过了三天完全没有网不能查路的日子,因为那边下公交车要提前按铃,公交行驶途中又不能跟公交司机说话,我没有手机没有导航,我就根本不知道我到哪了。人少的地方,车上没有其他人让我问。花了一倍的时间,把我的东西都搁到我朋友那,然后我再去黄金海岸接我妈。当时那天晚上都快半夜了,终于到了黄金海岸。总之,在重要的节点就一定要更注意财务的安全,因为你可能是没有机会去买新的。



我还遇到过交通罚单,所以可以跟你跟大家说一下该怎么办?

那边还挺麻烦的,因为这边我之前在美国和欧洲也都遇上过交通罚单的事。但是我觉得澳洲真的比较麻烦,这方面是比较麻烦的。因为它分几个州,这几个州之间虽然总而言之,他们的联系不像咱们想的那么紧密,每个周之间发生了这样的事儿处理的方式可能差得有点远。


所以如果尤其是咱们打工度假走在路上,我当时是就是因为闯了个红灯,是走路,我作为行人闯了个红灯,然后被开了罚单。这种情况下,在不同的地方最好问的很细,该怎么交罚单?我当时给了他我的地址,我给的我当时的地址,可是我一周左右就要搬家,所以等他再寄到罚单的时候,我已经不在那了。这个就很尴尬了,我跟我的房东说了这个情况,他说没关系,我给你补寄吧,我什么时候我收到了,我给你拍个照片。


然后他是悉尼人,还因为这个跟我道歉,说实在不好意思,悉尼的警察太严格了,希望你还能享受在悉尼的生活。但是之后居然没有寄到,没有寄到,他还特地跟我说都两个月了,没有寄到,你看看怎么办?这时候就很麻烦了,因为你手头相当于什么证据都没有,什么东西什么凭证都没有,你就要打电话,我再上网去查,弄到本来要给你寄的交通罚单上的一个序号,拿序号去交钱,一定要小心。因为行人闯一次红灯要罚75刀。


还有刚才有同学提到要上保险的事,大家都觉得我平常年轻力壮的,但是医保是一定要一定一定要买。如果有意外的话,比如说遭遇车祸,疾病就不用说了,如果是没有意外,如果说有什么小病,你想去看病,拖了很久,就算是很小的病,他没能一下自愈,你不能去看病也是非常烦人的。所以一定要买医保。


我当时买的是平安的旅游险,年险,他cover的面非常基础,但是我心想出了大问题,我肯定是回家治病了,再一个如果有公司工作之后的话,公司是给你上医保的。每个公司不一样,到时候面试的时候可以具体问一下,黑工肯定没有不用说。有的医保还是cover掉一部分的hpv疫苗的,特别超值,但是它很复杂,他不是像咱们想象的报百分之多少,他们的钱分得非常细,其实咱们这边也是一样,所以如果说想拿着医保去看病,要问具体的医院,不同的医院看一样的病,得到一样的诊治,可报的比例是不一样的。


所以如果你要拿医保去看病报销的话,到了医院直接问前台,但是他不确定你是什么病,他不能确定说医生给你诊治的是什么病,然后具体要怎么治,所以他没办法跟你说的很细,你能报多少钱,你不能报多少钱。所以到时候问医生也行,如果实在不行了的话,我的意思是说,你就看诊的费可以不要,但是你要换医院,因为有时候不同的医院报的比例差得非常远,因为那边看病是非常贵的。然后因为跟我个人有关比较具体的心理疾病的话,那边整体的精神为精神卫生的发展还是比国内稍微先进一点,也比较正规。


所以到那边肯定能找到,如果你愿意的话,肯定能找到合适的咨询中心。或者各种的医院,精神科肯定能找到。但是如果还在系统的治疗中就要走的话,还是要咨询医师,心理咨询师问好要带多少量,然后提前想好,万一药没能入境,或者说药没能弄到,没寄到该怎么办,安排好视频的咨询,查好当地的合适的机构,一定要提前准备好,因为这方面如果出现紧急情况的话,是容易被不正规的或者心术不正的机构占便宜的。我就遇到过有学生在相当于是开黑药,找不正规的医生去拿,不管是精神科的还是那边禁止的,像消炎药那边就管得很严。


有对象/已婚才去打工度假,远距离relationship怎样处理?

首先是我认为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远距离恋爱,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同意,自己的伴侣,不管是男女朋友还是老公老婆去离开自己这样远行。其实主要不是说我给建议,因为每段关系的差异非常大,两个人的互动比一个人就复杂多了,所以我只是说我这边的感受。


首先我出国之前我和我老公的关系处在一个很微妙的阶段,倒不是说疏远或者不信任,因为我俩都没什么心眼比较老实,然后也挺黏对方,但是就比较容易吵架,还没磨合好。因为结婚一年出头,在一起时间虽然也不短了,一年多不到两年,但是三年之痛应该过去了。但是我俩不太圆滑,不太会处理人际关系,然后我脾气又不好,我承认很多问题是我造成的,所以我想去静静的想一下,提升一下对自己的接纳程度,这样对我们的关系也会好一些。


现在我回来快半年了。我们俩觉得确实应该是比以前强了一点。因为我觉得个人成长主要就是关于人先要学会跟自己相处,然后再去学会跟别人相处。有了伴侣之后,肯定就是要先学会如何互相相处,然后再重新学习独处。如果说双方的相处和独处都合拍的话,才会是好的亲密关系。我从一开始,我就不是很会跟自己相处,要不然我怎么就抑郁了呢,然后和他一起之后,又不会两个人相处才造成我们的问题。所以我走开一段时间,我俩都去学习怎么和自己去独处。


回来之后,这个问题就简单多了,就只剩我们俩的问题了,而不是我俩个人的问题了。


再者就是我们也商量好,因为我要一个人先出去看看,然后才能商量移民的事儿。他是比我大一岁多将近两岁,所以申请不了签证。所以他比较支持我,就不会对我走这个事本身有什么意见。然后对于恋爱甚至已经结婚的人来讲,我是想说如果对方不完全同意你远走他乡一整年,这很有可能发生的。


我的建议,其实你就别去了,我不是要在这说有了另一半,就不能有自己的自由意志了,我就不能想干嘛了,确切说你可以去,你所有的自由意志,但是如果对方真的不同意你去,你还是偏去,你就要抱着这段关系,你可以不要了的这种心理准备。这段关系,如果你还想要对方不同意,你就要谈好再走。我没有厉害到说出几个万金油那样的招,然后你如何就能和我一样分开一段,然后回来觉得挺好,还更融洽了。


但是我就建议你先谈好,对方一定都要坦诚,把自己的理由都排出来给对方看,然后双方都要意识到异国恋真的有很多困难,即使你完全坦诚,也不见得真的肯定能有很好的结果。但如果你不这样,我觉得就没有希望了。


如果你或者对方怀疑你们处理不好,远距离的关系,你们都有人怀疑,不在对方身边,他就会不会出轨?会不会变心?其实说实话,你越怀疑就越可能发生,谁都不喜欢对方,整天没安全感,猜疑,对吧?如果你们已经处于很稳定的互相信任的阶段,两地分隔才不会带来太大的负面影响。但是不方便,那也多了去了,肯定会有。因为你贸然异地恋的话,要抱着可能分手的心理准备。

其实很多事都要提前商量好,这期间你们打电话的频率,对方过去看你的频率,对生活细节的一些变化,该怎么办呢?亲密行为都可以提前去规划。幸亏澳洲时差不大,所以整体生活节律差的不是特别多。


怎么说谁也不喜欢,比如早上起来发现联系不上对方了,一整天了,对方才说今天一直特忙,没看手机。因为你人离得远,这样的事就会变得很大。如果我知道他去上班了,也就罢了。但如果他不知道我怎么样,比如说我一个人在国外太久没联系上,我老公是要报警的,你要提前说好几个小时之内必须回复,就算吵架了,我也不能任性,一直不回消息。 


我其实这么长时间在那边还有我拿到下签了之后跟别人聊,还有回来之后都没有遇到过和我一样,就是30岁然后结了婚一个人出来的。我是当时在签证中心遇到了比我大几个月,她老公也是比我大几个月,他俩几乎一样大的一个小姐姐,他俩是一起去的,然后我觉得好羡慕,因为本地人一听我这个情况都觉得就有点新鲜。好像刷新了他们对中国女性的印象,所以很多人不太理解心态。


但是我觉得我挺需要这个机会,现在回来了,我也觉得还是对我有好处,关于婚姻那部分我已经说了,然后年龄我肯定是不愿意被一个数字限制住。我希望是能在别处的生活,这个经验能让我用更多面的角度去看这个事,所以就能用更开阔的心胸看自己了,这个是我最需要的。


因为我生病退学之前我上了重点学校,而且成绩还行,所以开始工作之后,有时候我也因为同学混得比我好,有时候还是会因为这个心里难受,等于是我的路断裂过,我掉下去了。


后来又爬上来继续走的,这个是有好处的,因为爬上来之后就不是以前的路了,一片荒野,你爱怎么走怎么走。人生苦短,然后我觉得做点让自己都觉得特吃惊的事儿。还挺好玩的,我希望我活到80还能一拍脑门就做什么决定。

我当时看了很多,直到现在也还有很多文一直说跳出舒适区,我是不觉得应该太鼓励贸然跳舒适区,没想好就跳舒适区那就跟不带安全绳跳楼差不多,那是不一样的。没有必要说,因为单纯为了改变而改变,因为我也做过让自己后悔的决定。但是现在贩卖焦虑的人特别多,很多人都跟你说,你这个岁数必须有什么,必须做什么,不然你就晚了。


就从最基本的职业观上来说的话,国内是更倾向于让你不知足,一定要谈发展。面试的时候会问你一些不太实在的问题。因为很多面试的问题,或者很多人认为一些人生上的岔路口的问题都是有标准答案的,你要去复刻人家的成功,然后不太去分人的区别,喜欢分对错、分高下、分优劣这样。其实我觉得人和人主要是区别,真能说出极端的对错好坏的例子的时候,在现实中其实极少,我觉得应该去更了解对方本人才是好的面试。


有时候面试的时候,你问我对未来的规划,我觉得现在这样挺好,这工资我也值。我不会说拿这个钱不给你办事,但我也不想太精进,我现在这就行,这个钱我也够花,太精进了,我也累,我也不见得还能做到。但这话是撕烂的嘴也不能说的,就算上司其实他也这么想的,他也不会接受。你就这么告诉他,知足好像就变成原罪了。我觉得非要求人发展是可以,但没必要。知足不见得比进取就容易,也不见得比进取就低贱,满足于朝九晚五也没有错。


错的主要还是现在有很多人笑贫不笑娼,为了利益不择手段,贩卖焦虑,消费别人的不安全感,让别人所谓的跳出舒适圈,其实是让别人跳楼,那些别有用心的励志鸡汤。所以我才要干一个比较奇葩的事,放下国内的已经有的一切去打工度假,因为我是觉得还是要学会知足。你总有一天你会达到你的最高点,而且这个时间可能是很早,很可能是你18岁的时候高考考得挺好,就是你人生的巅峰,这是有可能的。之后你就变成一个普通人,虽然你考的挺好,但你后来是普通人,这很正常。


所以这几个月现在发生的一些事,让咱们意识到世道变化太快,其实你什么也控制不了,你只能是学会去放平心态、做减法,安于你的位置。然后其实我是提前一点,从澳洲回来的,因为我觉得要看到的都看到了,而且确实我也想我老公,我是打算觉得时间差不多,应该回来,及时思考,然后和家人一起决定下一步该怎么走呢,我当初是因为对国内的生活确实不满意,我才走的。但是到了那边之后,像我刚才说的有些地方更好了,有的地方还不如这边生活的一些习惯。肯定起头几年要比较苦,而且还有要照顾父母的问题,而且在那边不是你主场效应了,很多地方很多时候可能你更不容易去控制你的人生。所以有些地方是不如国内的我不见得说的是物质上的,但是你总要经过尝试才能摸清自己的位置在哪,而摸清了自己的位置在哪之后才能开始去接受它。总之我后来是觉得需要体验过了,需要了解的都了解了,所以就该把目光转回自己内心了。





投稿微信:adj-helper3
❤️


添加新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还没有评论,请在下面添加你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