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过中国海关时,工作人员看着我的签证信息,问我去澳洲农场摘果吗?我有点惊讶,原来大部分拿着打工度假签出国的背包客都用这个回复嘛。 我生拗了另一个答案,来显示自己的不同哈哈哈,结果自找麻烦,被海关多盘问了几句。 在墨尔本刷各种工作介绍,投简历,鉴于我着急需要集二签(在特定地区做特定工种满3个月即可申请第二年的打工度假签,当然最重要的条件是年龄要小于31岁),所以做农业成了首选。 朋友推荐我投了澳洲当地比较大型的农业公司:GrainCorp(麦子等农作物)、Coast(莓果)。简历几乎等了一个月才陆续收到offer。 在这之前也不能干等,临时决定跟着一个马来西亚的工头在Coffs Harbour的农场摘蓝莓。临走前,墨尔本新认识的背包客与我千叮咛万嘱咐,说了很多关于工头坑人的事情,绑宿、给假payslip、赖账等等,让我增加戒备与防范。 (工头:给农场主提供采果人员的“中间商”角色,他们手下会有很多背包客或其他国家的黑工,从大家每天赚的钱中抽取一定佣金,可以帮忙找房子,有偿提供上下班接送服务。) 幸好运气不错,朋友找朋友联系的这个工头挺靠谱,生活和工作上也比较照应我。大家一起相处了半个多月,他们一帮人在上周离开了,我最终没有跟着一起去做葡萄季的工作。 说回我在土澳的第一份工作:采蓝莓 坐着工头的车深夜抵达Corindi Beach,第二天一睁眼随便吃点饼干,就去农场开工了。我和另一位新人算是有个伴了,一样慢哈哈哈。团队里有个广州男生是老背包客了,采果超级快,每年蓝莓季都回Coffs Harbour赚一笔! 开干!因为前一天刚下过雨,农场里泥泞不堪,我作为小白只能硬着头皮上。 这个蓝莓农场属于印度人,所以有一大半印度人在这儿采果,不少看着年纪挺大了。这里的蓝莓树比较矮,需要半蹲姿势采,不一会脚就麻了(不知为什么右脚拇指到现在还有点麻麻的感觉)。工头教我采果技巧,我努力跟上他的速度,听着蓝莓掉进桶里“咚咚咚”的声音,挺有成就感,没心思吃啦。 除了印度人,估计在Coffs Harbour最多的是马来人,他们很多是申请旅游签过来,通过渠道转成难民签,一待就是几年,飘洋过海来赚钱。 在澳洲这样一个移民国家,我或许会慢慢见识到各式各样的生存法则。 结束略艰辛的采果初体验,灰头土脸去超市采购,买了很多生活用品、食物,开始在Coffs Harbour的新生活。 接下去的一周,不断学习采果技巧,去很多不同农场,适应每天跟着天气走的工作节奏,手很快被晒黑了,鞋子裹上一层又一层的泥。身边的小伙伴天天push我要加快手速,争取突破时薪,计件赚更多钱,想不上进都难hhh。 每天早晨七点多起床,做早饭吃早饭,涂够防晒霜,带好防晒装备,到了农场果太湿就需要等着。 一听到开采的声音,大家疯狂采呀采呀,所以在外面农场干活没有所谓的中饭时间,大家只够顾得上喝口水,所以早饭要吃饱。 有时果况好、有时差,看运气也要会观察。起风了,一大朵乌云飘过,携着一场雨,就可能直接下班回家了。一般没有雨,五点前基本会结束,工时不算很长。 外场会出没很多采果快手,尤其是在天气好的蓝莓季,如果遇上爆果,时薪能达到至少50、60刀每小时(相当于一天只干7、8小时能赚将近RMB2000元),相对国内环境来说有点难想象干农活一天能赚这么多钱。这就是国情的不同吧。 所以,很多背包客愿意每年回来采果,或是享受采果,因为相较于其它最低时薪只有26刀的Casual工作,这份轻体力工作只要付出努力和经验就有很不错的金钱回报。 (Casual:指临时工,澳洲政府今年将临时工的最低薪资标准提高到26.72澳币小时,大部分背包客都做临时工作,比较灵活。 计件piece rate:这是采果的主要薪资计算方式,即采得越快越多,赚得越多,果好每公斤的价格会低点,果不好价格稍高; 时薪hourly rate:每小时支付最低薪资26.72澳币,现在付时薪的农场比较少,除非是采漏果、一些很难采的果,或者包装的工作。大部分人愿意计件,毕竟采多赚多,能者多得。) 从外场小菜鸟,终于入职正规大厂啦 在外场采果半个多月,果况好时,我终于能摘到和最低时薪差不多的收入,意味着凭计件我能赚钱了。 外场“鱼龙混杂”,幸好有工头带我,慢慢了解这儿的“潜规则”,譬如:不要采前三道的果,果一般少;多拿桶,一次多交果,提高效率;根据农场主的严格程度,适当漏果、是否需要采的质量高等等,都是采果技巧之外的重要经验。 Coffs Harbour分布着大大小小各类蓝莓农场,大部分私人经营的农场主都是印度人,他们有自己的规则。所以,熟悉它们才能提高采果效率,即多赚钱喽! 在犹豫要不要跟着工头去摘葡萄时,意外收到Costa(澳洲本地最大的莓果公司)offer,那就当然继续留在Coffs Harbour。 在官网详细填了一遍资料,终于等来入职日期-10月13日,又让室友帮忙找人载我去办公室办入职。在澳洲没有车,真的和没有腿一样,出行极其不便。 在办公室外面偶遇几个外国人,奥不,我们都是外国人哈哈哈,他们是第一次采蓝莓,一个日本女孩也和我嘟哝着没有车的不方便。 很快办好入职,又要找同库的人帮忙载我去实际采果区。哎,每次开口找陌生人帮忙真的要鼓足超多勇气。 作为一个新包(新背包客),刚迈出的每一步几乎都是来澳洲的第一次。第一次,真的不简单,至少对我来说如此。 除了车,对背包客而言,在澳洲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存在:朋友。有了交情,更容易请求帮助,主要也是大家互帮互助,更好地生活工作~ 当我成了老包,一定会毫不吝啬地、力所能及地去帮助新包。把别人曾给予我的,再回馈出去。 离开工头进入Costa,开始“单打独斗”,这儿又有它的生存法则,需要重新适应。很谢谢小伙伴提前和我说了很多Costa的情况,但是对是错,我还得从头经历一遍。 而且我承认,我是个适应起来比较慢的人,又迎来新挑战。 这么多年在职场上我似乎没有运气遇到好机会,但庆幸每次我的直属领导都是很不错的人,有能力也真诚,懂得帮助下属成长。这次也如此。 我被分配的库叫做ROMEO 罗密欧,嘿嘿一个浪漫的名字。负责这个库的supervisor是一位澳洲本地大叔,第一次遇到他觉得慈眉善目。 后来每次提到他,在Costa工作过的背包客都说他特别资深,口碑很好。在短短一周的相处中,我也充分感受到了。 我的库里几乎90%都是岛民,因为疫情背包客不稳定,Costa从澳洲附近或东南亚的小岛招来一大批人采果。刚入职没两天的几个法国女生可能受不了采果,调去了拿时薪的包装库。 第一天入职上班,要解决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下班。载我过来的台湾男生和我不同库,不方便带我下班。休息时间,一个马来姑娘热情地与我打招呼,我便顺水推舟让她帮忙接送我上下班,当然会付车费呀。 懵懵地结束这天工作,有人送我回家已是圆满。期间,supervisor也来关心我没车的问题,那个当下,有被暖到。 来聊聊Costa和外场的区别 集二签需要: 我采果的主要任务除了赚钱养活自己,更关键是集二签,Costa是白工,每周会发正规的PaySlip工资单(之后凭PaySlip申请第二年的打工度假签)。如果去外场采果属于黑工,农场主当然不会给你发PaySlip。 我原来的工头所属公司也能提供PaySlip,在他那儿集了两张,但有的工头可能会提供假PaySlip,总之没有正规公司可信度高。 扣税: Costa白工工资会扣15%税,外场黑工不扣税。 果价: 外场果价大体高于Costa。定果价真是一件极富智慧的事情。在果好价低、果差价高的基本原则之下,无论外场之间或Costa不同库之间,果价都不同且会变化,总之,采的肯定没有种的精嘛哈哈哈。 保障制度: 外场私人农场没什么权力和义务,也就别提保障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就看你能采多少。 Costa作为正规公司,有自己一套完善的流程和制度,其实还蛮适合我这种新包。比如我崴脚不能工作,当天也会照常按时薪支付,之后可调去做稍轻松的时薪工作缓一缓;采的慢,达不到时薪,会按时薪发工资维持基本收入,当然不能一直慢啦,两三周以后可能会fire我咯;每天会有固定的休息时间和午饭时间…… 天气影响: 外场都是露天,且种植蓝莓为主;Costa有大棚,也有红莓、黑莓(这两种果必须大棚种植),所以下雨天外场只能歇着,Costa可以在大棚里工作,比较稳定。 总而言之,老包们大部分更倾向去外场赚快钱,Costa则吸引了一波追求稳定有保障的背包客前去工作。至于最终赚钱多少,各凭本事,采的快是王道,也看运气和天气。 万万没想到,摘蓝莓,也这么卷! 几乎每天一起住的小伙伴都会来问我采的果量,分享他们怎样节省时间采更多的果,细化每个步骤,省去不必要的环节、动作,以及如何与各种人斗智斗勇…… 真是做什么事,都需要专业啊! 我以前的工作环境竞争没那么激烈,一直以来很peace。如今一个人在库里“单打独斗”,环境不同、规则不同,我的速度又慢了下来,重新开始为达到时薪标准奋斗啦! 谁也不认识,我只好多微笑、多说thank yousorry,来博得一些友好印象分吧。有时,好像一只绵羊进入狼群般手足无措哈哈哈。 大家也逐渐认识我,与我打招呼,但目前实在记不住很多英文名字,真是抱歉,先混个脸熟,谁对我好过,肯定记得啦。 岛民们为了赚钱背井离乡来澳洲采果,都比较拼。他们也分人,大部分挺友好的,少数长得一张扑克严肃脸,净抢我果了。 后来,马来姑娘载了我几天,便找了住更近的一对台湾香港情侣接送上下班。现在脚扭伤了,又天天下雨,不稳定的状态持续中。 我肯定卷不过快手们,提高手速的同时,努力享受这份工作吧! (以上是我的一些所见所想,有不准确的地方请见谅~) 每天结束Costa的工作都会有这样一张票据 记录我的慢手时刻hhh 一直记得他说的那句话: “乞力马扎罗山是我的办公室,很喜欢在这里工作。” 在农场摘蓝莓时,我常想起六年前登顶乞力马扎罗后下山路上,与向导闲聊的话。 他问我做什么工作,我问他为什么会来当向导。他的语气起初有些艰难谋生的无奈,接着越讲越精神。他说,他现在很热爱这份工作,把整个乞力马扎罗山当作自己的办公室,每天都能见到很棒的风景…… 那一刻,觉得这个“办公室”可真好,有白雪、荒原、雨林、云海,在大楼格子间里整日面对电脑屏幕的我生起几分羡慕。 而此刻,我的工作也终于不用时时面对电脑、手机了。 耳边常掠过清脆的鸟鸣,来回于一排排的蓝莓树之间,偶尔偷吃几颗,或摘点回家吃。天气好的时候,大朵大朵的白云从蓝天中飘过。交完果下班后,是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 当然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工作,体力劳动难免造成身体上的一些小损伤,晒黑、划伤、膝盖疼等等。 最近常刷到一些新闻,博士去送外卖、大学毕业当保安,好像坐在办公室里的工作或者去大厂、体制内才算一份体面工作,但工作只是一种谋生手段,不分三六九等。在充满偏见的认知里,大家冲破头挤进狭小的赛道,牺牲时间、生活换取并不等价的工作报酬。 我可能越来越无法认同这样的工作价值了。 在澳洲做一个修路工人、水电工可能比坐办公室的白领赚得更多,当然不是说澳洲容易赚钱。只不过,这里的工作状态可以更放松,不像会被国内社会约定俗成的一些标准所绑架。 在乞力马扎罗山当一个登山向导,去南极成为探险队员,旅居世界各地的摄影师,回到家乡做一份普通的工作,在喜欢的地方开家小店,成为数字游民,去NGO做志愿者……可以做一个月、一年两年,也可以一直做下去,不要让现实和他人的看法,阻挡我们去拥抱工作的无限可能性。 工作也只是一份工作,能享受其中更好,它不应该是生活唯一的重心。 在未知中,尝试更多不同的工作 时间过得飞快,采蓝莓已一月有余,面对澳大利亚偌大的地图,我不知道下一份工作会是什么,又会去哪里? 在攻略里看到过来澳洲的背包客做各类形形色色的工作,既然这是我的Gap Year, 在能养活自己的前提下,尽量放轻松,保持想象,多些胆量吧~ 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分享更多土澳生活动态 采果不完整感谢名单❤:Jasmine Leon 邦邦&dee Simon&Doris Elvis Shu&Calvin Shane 投稿微信:adj-helper3 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至原文,关注作者 相关文章登陆土澳第一周~Journal 1上雪山玩儿去呀!全澳洲滑雪场求职攻略登陆土澳第一周~Journal 1大X插件+模拟预约练习|抢名额利器已备好,欢迎自取!用一年的时间,换一生的回忆。[ Gold Coast & Brisbane / Australia ]Last Memo in QLD | Gold Coast度假日记 costa 蓝莓采摘
还没有评论,请在下面添加你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