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到澳洲都快四个月了,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还在新西兰wanaka的雪山上刷着盘子滑着雪, 现在却在澳洲东北部的热带雨林里待着了.
这一年有太多值得记录的东西, 先说说回国后和来澳初期的一些事吧, 之后会另起一篇再聊现在这份工作, 以及我是怎么在野生厨子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的, 还有一些不成熟的小建议会列在这边, 有缘人觉得受用的, 也算好事一件.
好奇的左一
首先想说的是公众号更名啦, 当初真的是因为懒才草草地用了微信名, 现在这个名字“好奇的左一“是直译了我的一个社交网站账户名curious zoe, 并且最近很喜欢一个词“serendipity”, 大意是“意外发现珍奇事物的能力“, 一直拥有好奇心的人才会有这种超cool的能力吧, 算是对自己的期望, 所以决定改了.
结束新西兰打工度假之后…
今年2月签证到期前回国, 紧接着申请了澳洲的打工度假签, 这期间拖着全部家当一个行李箱一个46L背包, 在湖南跟所有老友挨个见了面, 承蒙她们的照顾, 让我对回国还是有不少期待, 当然还一起吃了各种好吃的!
接着到了广州递签, 原本想在广州待到下签就直接出发, 最后受不了那里的潮湿闷热人又多, 无奈看天气预报里只有云南才天天有阳光, 气温二十多度, 就立马订了车票走人.
在云南沙溪一待就是一个多月, 庆幸的是在最好的季节来到了对的地方, 也更加坚定了我就是一个喜欢僻静, 没有阳光会“死“的人.
沙溪小巷, 刚到时住过的青旅”堂口”.
小镇的面包店
vegan餐厅
享受阳光的同时, 也认识了很多好心人和好几个投契的朋友. 有正在筹备民宿的盐姐, 经常投喂我各种好吃的, 心直口快, 是非常好聊天的“大人“.
还有香港女生K, 我们每天都没有什么非做不可的事, 于是睡到自然醒, 躺在屋顶上或河边, 晒太阳、聊天、看书, 几乎吃遍了整条街的小餐馆, 一起串门、爬山、遛狗、赶集, 晚上去喜欢的小酒馆听歌. 她年纪比我小, 人生经历却很丰富, 不管好的还是糟糕的, 有些故事真的非常TVB.
团宠”嘟嘟”,当然我也很爱他女儿”猪猪”
常出没的小酒馆“乐馆“
她随性随意, 经常都是我在不停建议做什么吃什么, 她都只会说: 好啊; 可以啊; 行. 以为这样的她就没有自己主见了吗? 不是的, 她反而是个很有自己主见和想法, 很会照顾其他人感受的年轻人, 我们也可以谈政治还不红脸.
集市上的瓜瓜菜菜
在等下签的时间里, 既等得煎熬, 自己做事也拖拉, 只提前联系好换宿, 其他一概没多想, 去澳洲前还用过境签在马来西亚玩了几天, 见了当年一起在樱桃厂做厂妹的朋友们.
她们为了我从马来西亚新加坡不同的地方赶过来见面, 我的行程更是被安排地满满当当, 内心十分感谢她们. 顺便一说, 马来西亚真的是个超好吃的地方!
沙爹火锅
澳洲换宿
一落地布里斯班就搭火车去换宿家庭. 这位Host奶奶G是由之前我在新西兰时另一位host推荐的, G虽然已经从图书馆的工作中退休了, 作为Airbnb, Helpx, 以及一些国际学生的Host, 她对家里来来往往的人已经非常习惯, 并且形成了系统, 我的换宿内容都会提前写好单子, 其实不是很喜欢这种立合同似的换宿关系, 合理是合理, 就是没有了你来我往的人情味儿.
阳台上看夕阳
通常换宿的时候只要不是因为有一些非做不可的私事, 我是可以整天跟Host待在一起, 不计较工作了多长时间, 而是随手都会做一些事, 在新西兰换宿过的十几户人家里, 偶尔也会遇到列得这么清清楚楚的情况, 跟这些Host们相处下来, 也有了心得, 多数这种锱铢必较的, 相处起来大家都不走心, 跟他们的感情也不会特别深厚.
G家已经来过好几个中国helper了, 再加上一些中国房客, 让她会对中国和中国人有一种自觉挺了解了的错觉, 当然我不应该把这种评价往国籍上靠, 有些人是喜欢对别人各种好坏评价, 跟国籍没关.
在这儿最热闹的一天
有时她的一些评价会让我火大, 还要求以优惠价格来住Airbnb的我的朋友额外做helper的工作, 虽然她家环境相比其他民宿或青旅来说是很不错, 但对我来讲其实也就还好, 毕竟在新西兰换宿时被好几家爷爷奶奶们宠坏了, 期待自然也高了一些.
让我总是没法跟她较真儿的原因是, 除了念及她对我的好之外, 还有在我来之前她母亲刚过世, 她还沉浸在悲伤中, 又生着病, 无暇顾及其他.
我还是不可避免地被各种复杂的情绪感染, 再加上这次来澳洲, 虽然没了第一次出国时候的不安, 但也是因为太安逸太自信, 找工作也挑三拣四, 以至于短期内都没找到合适的二签工作. 看车买车修车也出了不少岔子, 银行卡出差错, 找工作的压力, 到澳洲短短三周就哭了两次, 在新西兰倒是没有因为压力和负面情绪哭过.
G心情好的时候, 也会拿出她最喜欢的Jamie Oliver的食谱书说: 随便选一道, 我做给你吃. 于是我们一起做过好几道里面的菜, 也算是为数不多的乐趣之一了.
在这还认识了很多有意思的人, 比方说她的writing group, 当时正值澳洲大选, 我还跟着她其中一位组员V去投票点做志愿者, 最后还在她的印度餐厅里做了一天兼职, 赚了来澳的第一笔现金, V总想着怎么帮助我, 一直跟我说, 我需要一些contacts, 等我下次回布里斯班要帮我介绍工作, 和男朋友..…
每周我都参加的写作小组
再比方说G的朋友Brain, 一位身患癌症, 做过大大小十几场手术, 但依旧活力满分, 带着我和另外两位朋友看考拉, 逛教堂, 讲解博物馆、艺术馆.
他本身就可以说是艺术家一点都不为过, 他自己手绘的几本关于非洲、不同种族,宗教的主题册子, 其精致程度完全不输任何出版物. 是一位十分照顾我们, 非常值得尊重的长辈.
走, 找工作去!
好了, 三周换宿之后, 终于搞定一切, 决定一个人开着车一路北上去小镇找工作了, 因为不想过冬才跑去北边热带地区. 这次买了传说中的“神车” 丰田凯美瑞, 就跟我这次来澳洲的目的一样简单务实. 有了车心里就踏实了, 不管生活工作都方便了很多.
太务实了以至于都不想给它拍照哈哈
出发后几乎每天开五六百公里, 期间也不停投简历, 也不知道自己最后会停在哪, 遇到在新西兰认识的朋友S住着青旅的时候, 都不知道要不要续住继续留在当地找工作, 还是再往前走一点看看有没有更多机会, 这种迷茫、心里没底的状态, 跟当初刚到新西兰, 找樱桃厂工作时特别像. 所以也不是说有了经验就万事大吉了.
还好最后跟现在工作的这家pub看对眼了, 急于开工的我没多想就跑来澳洲的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里来, 过起了网络十分有限(200MB/天)、
几乎没有电话信号(打电话只能去院子里某棵特定的树下)、去最近的小镇采购要开车一个多小时, 需要连车坐轮渡过河, 但生态环境好, 安静又人少的养生日子.
说到工作, 先打住, 得另起一篇好好再讲了.
pub外观
我的小屋
澳新大不同
从落地澳洲起, 就难免忍不住拿新西兰和澳洲各种做比较, 然而我早就被新西兰360度无死角俘获, 评价一定会有失偏颇.
老实讲, 在澳洲开车上路之后看到的风景, 还有好几个特意去观光的景点, 看完后我都会有一种” 裤子都脱了你给我看这个?” 的失望感. 只能鼓励自己说, 还没看全, 下一次会更美哟.
除了自然景观, 就是风土人情了, 由于我还蛮会逃避过滤掉让人不开心的人和事, 总是好心人暖心事更让我印象深刻, 所以在澳新两国都遇到过让我心怀感恩的人和事.
买车也不一样, 就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 在澳洲买车比新西兰贵, 过户手续更麻烦、贵, 各州之间还有不同的政策.
以上也只是粗略做个对比, 不过有差异也太正常了, 两片叶子都没有一模一样的, 更别说两个国家了, 我们就是一边抱怨着一边改变着自己来适应各种环境嘛.
抱抱自己
在待过很多不同的地方, 看过很多人不同的生活方式之后, 我也更加确定了自己想要什么. 有了目标, 生活也就有了意义, 把长期大目标分割成短期小目标, 这样即使在经历不可避免的人生低潮时, 也能迅速收拾好心情振作起来.
除了通过对未来的想象来寻找、确定现时生活的意义之外, 我还喜欢跟亲近的朋友分享自己最近对生活的感悟, 不可避免地大家要相互敬鸡汤, 撒鸡血, 最后以互相吹个彩虹屁坚定对生活的信心之后, 心满意足地结束这场对话.
有段时间让我觉得对自己生气的是, 即使有了经验, 还是会在不应该犯错的事上摔跟头, 这一度让我自我厌恶到了极点.
最后还是说服自己跟自己和解, 一直保持积极向上的样子既讨厌也会累, 强行乐观来麻痹自己, 会对自己真正的需求视而不见, 人还是得允许自己犯一些低级错误, 有一些负面情绪, 人人如此, 你不是个例外~
公众号:好奇的左一 | 来源
澳打君 | 编辑
加微信:nz-whver | 投稿
1条评论
全篇文章看完了,但是能不能有一些实实在在的故事来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