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John&Bernie家换宿 的时候,Bernie问我来了澳洲最想去哪,我回答粉湖,于是去年十月从Perth北上去Kumarina工作之前,我特意绕路去了趟Geraldton。 2020年10月23日 📍Leaning Tree 怠树🌲 在到达Geraldton之前的Brand Hwy上,有一棵‘歪脖子’树。 有兴趣的可以停下来看看,有专门的停车场🅿️,但其实沿途也还有其他类似形态的树,只是没有这么大。 📍Greys Beach 海滩 我对有层次的蓝毫无抵抗力,每次到海边看到这种深深渐渐的蓝色就挪不动步,可能我上辈子是一条鱼哈哈🐟。 📍Point Moore Lighthouse 灯塔 具备指引船只方向功能的灯塔应该可以称得上是‘海洋伴侣’一般的存在吧,所以海边灯塔算我是我的必备打卡项。 马路对面有一个免费露营地,但是我没有计划在Geraldton过夜,所以没有在这里停留。 📍The Esplanade 具有历史地标身份属性的码头,我总是看不太懂澳洲的建筑,还是看船吧。 📍Pink Lake 粉糊 通常大家都是谷歌导航这个点👆,就能够看到粉粉的湖。 科学家推论它的形成原因是因为湖中的矿物质沉淀。当湖水的盐度增加时,湖中的嗜盐藻类(如杜氏盐藻 Dunaliella salina)就会因为这些过多的盐分而开始大量繁殖。而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β-胡萝卜素,让湖水泛著一层淡淡的粉红色。因此,不同时间来,湖水的粉色程度都稍有不同,随著盐度的变化,湖面也会从淡绿色到浓稠的粉红。 虽然跟无人机航拍看到的视角不能比,但整片湖都是肉眼可见的粉,比我拍出来的好看很多。 如果时间充足,就静静地坐着,吹吹风看看鸟也很舒服。 width=”100%” src=”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2194670874358759431″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true”> 一个人最不好玩的部分是很难拍出好看的人像,尝试了用脚架,无奈风太大了。 ㊙️我最喜欢的观景位置在Lookout的对面,是因为我总觉得对面好像特别粉,所以就开车沿着Port Gregory路往回开,在路口朝George Grey Drive开过去,然后左手边会出现一个可停车的指示牌🅿️。 停好车后,发现了一条小道和指示牌🪧。 即使写明了不能开车上盐湖,但是依然可以看到湖面上布满纵横交错的车胎印。 有的片状盐晶体像是雪花❄️一样 为了证明这里比lookout的观景效果更好,我还特意拍了相同动作对比图🆚哈哈哈 一个人一直走,边走边惊叹好好看哇,比我之前在青海看到的茶卡盐湖干净好看太多😂,然后一不留神就走出去了好远。 但不断下移的太阳🌞在提醒我要继续赶路啦~ 📍Mullewa Caravan Park 房车公园 可以线上订房也可以电话预约,我是通过电话付款💰钱包➖$30。 浴室和洗手间在一块,但是男女不共用,分别在一栋建筑的两侧,不带公共厨房,算是一个设施偏简单的营地。 工作人员会邮件告知进入的密码,不知道是疫情原因还是本来就是这种管理风格,从我入住到离开,都没有见到过工作人员,我写推送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好像是隶属政府管理的,工作人员的邮箱尾缀带‘gov’。 Mullewa是一个非常小的镇子,在山上的观景台可以俯瞰整个镇。 景色一般,但遮阳亭四周的图案还挺有意思的。 2020年10月24日 午后的阳光令人心生倦意,不想冒险赶路,就在矿场小镇Mount Magnet停下休息。 📍Mount Magnet Mining and Pastoral Museum 博物馆 又遇小矮人,我后知后觉的想起来,七个小矮人的职业就是矿工⚒️。 不知道是疫情原因还是本身地处偏僻,有几间超大的厂房组成的博物馆,只有我一个人在参观。 主馆部分是不允许拍照的📷,讲解淘金历史以及小镇的过去,展出了各式各样的淘金工具。可能是担心我学会了之后跟他们抢金子哈哈哈。 出了主馆之后就是各种大型矿厂设施,模拟成施工现场,因为平时这些地方都属于⚠️危险地区,禁止参观🈲️。 还有淘汰下来了的各种设备也作为展品在进行陈列,让看惯了在国内的博物馆里看惯了奢华展品的我有些不太适应。 但是也提醒了我反思自己的认知,博物馆本身就是收藏过去,展出历史的地方,如果以这个功能为评判标准,这个博物馆去的很值得。 2020年10月25日 见识到了传说中的高薪‘棒棒糖’职业,但是如果让我真去站,我是不行的,蚊子又多还热,没有任何遮挡物。 从Perth-Geradlton-Pink Lake-Kumarina,一路上的人和建筑都越来越少,沿途看到的死袋鼠比人还多,再次强调,‘死袋鼠’不是昵称,是它们真的全都惨死路边,内陆真的太荒凉了。 路上碰到的最多的动物就是野牛了,撞到牛比袋鼠还可怕,如果运气不好,大概率车子是报废了。 在路上唯一的乐趣是和对面驶来的车say hi,互相给予对方鼓励。 老司机们都会在安全驾驶之余,抬起一根或两根手指,一开始不懂,还以为他还要给我指东西,反应过来之后每一次的打招呼,我都在心里默念,安全驾驶,平平安安。 终于,我一个人开过了一千三百多公里,完成了我的偏远地区Roadhouse工作体验。 体验总结:人要耐得住寂寞,就能赚得了大钱。哈哈哈 在Roadhouse工作两周税后工资$3000+ 2021年4月20日 告别了Kumarina,重新出发,决定再次绕道Geraldton,加油⛽️钱包➖$76.06。 虽然嘴上一直嚷着要走,但真正出发的时候竟然还有些舍不得,和茹贝卡告别还掉眼泪了🥲,有朋友陪伴的日子太温暖了,可是人生就是不断在做出选择开启下一段旅程。 开车的时候突然感觉到车有点抖,就减速停车检查,发现车胎裂了缝。 因为之前和白明字租车环大洋路的时候车胎被钉子扎到,停了一晚后整个没气瘪掉,所以看他换过胎。 于是我的第一反应居然是从容不迫的打开后备箱准备拿出备胎自己换上。 拿出工具才想起来,我不会换呀🤷♀️,打电话给白明字远程教学,不得不说,轮胎真的太重了… 我以为我会独自换好胎,结果我没有… 螺丝太紧了,我用尽各种方法它都丝毫未动,于是求助过往车辆。最终在三辆开车路过的好心人帮助下,换上了新胎,万分感谢,好人一生平安。 以及感谢前经理Josie帮我联系距我半小时车程的电工Matt,感谢随时准备开车过来帮我的Matt。💕 在这个陌生的国度,收获到了很多的感动,甚至有些人我们彼此连名字都不知道,也就是当时的一面之缘,但当时我所接受到的善意,却会被我一直收藏在心里。 当时很纠结这件事能不能发朋友圈,不希望家里人看到之后担心。因为距离摆在这,他们想帮我也无济于事。 我一直一个人折腾惯了,一般碰到麻烦的当下我都不会跟他们说,可能事情过后很久,我再随口提起来,也不是故意隐瞒,只是觉得或许当时谈论的时机更轻松,可以在让你看到我是足够安全的情况下,展示给你看我遇到的风险。 但大家心里也都明白,不说并不代表不存在。我妈妈知道我要出发,会特意嘱咐白明字多跟我联系。 我从来没有对我们家人设置过分组可见,我想让他们看到的我,是全部的我。 虽然有时也会有让我啼笑皆非的故事,比如我穿错袜子发朋友圈吐槽,我妈妈会来教育我说怎么连这种事情都往外说,太丢脸了。再比如我在外面野的时候,发好看的风景照,一片火热探讨哪里好玩的评论里,我爸爸总会冷不丁的来泼冷水叫我“不要玩了,快回家!”(我爸爸真的很喜欢打感叹号哈哈哈哈哈,我猜可能是为了表示正式!) 但是我依然想展示给他们看我所看到的风景,我所遇到的人,我所发生的事。理解从沟通开始,虽然现在中澳关系不太好,虽然新闻里总是报道着各种危险的故事,但我希望他们能看见我遇到事情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看见我得到的友善帮助,能看见我的成长。 我觉得,当你相信一个人有足够能力做好一件事时,你至少会放心些。 要问我会不会感到害怕,那也是肯定的,我没那么勇敢,小时候还是个胆小的爱哭包。路是我自己选的,是我不安分的想要看更多原本不属于我的世界,我就需要面对未知的意外风险。 但好在,我觉得值得。 也不是相信社会里只有真善美,我还没有资格做傻白甜哈哈哈,我会提高警惕,安全驾驶,保护好自己的,放心吧~ “现实是过去的未来” 所以尽情享受当下吧🍻 投稿微信:adj-helper3 相关文章 今天睡车里|滴滴滴!此路不通 两年十个月我在新西兰干了啥? 今天睡车里|被海豚治愈的Monkey Mia 今天睡车里|跨过南回归线以北 今天睡车里|每段旅程都是一盒巧克力 澳洲打工度假365天:走过的路/览过的景/遇过的人
还没有评论,请在下面添加你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