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最近一段时间,露营变得异常火爆,朋友圈、周末活动推送、小红书等等各个渠道都是各种各样的露营图片。
我家附近的海滩也是常年都有家长带着孩子去露营,一个小小的儿童帐篷,主要作用是家长们坐在里面遮荫,看小朋友在外面玩沙。而最近,多了各种青年去抢占沙滩的位置。
在我看来,最近火起来的露营风气其实主要是为了拍照,是网红们无法出国拍那种精致生活的照片后想出来的折中方案,企图塑造出一种逃离城市回归自然的伪精致感,一个个经过精心设计的布景,一个个化着精致妆容和穿着搭配好的小裙子的小姐姐,平时出门就恨不得裹成木乃伊的吸血鬼们现在倒是不惧怕35°高温和大太阳,摆出各种姿势来拍照。
实际上我早在澳洲的两年中,多多少少接触了不少他们的露营文化,参观无数装甲齐全的房车和帐篷,到后来我自己也发展为一个露营爱好者。
在土著社区的时候,土著家庭动不动就举家“bush camping”,一家老小十几号人开着几辆面包车进入偏僻的丛林里,在空地上扎营,钓鱼打袋鼠抓海龟抓螃蟹,然后将抓获的猎物就地生火煮了吃,晚上一起唱歌跳舞,bush里面通常没有信号,于是他们去了之后也没人知道到底什么时候回来。
这种是比较原始的野营生活,基本就是就地取材,铺条床单就睡,不能洗澡没有卫生间,一般人估计受不住。
另外一种大众化camping文化,则是在澳洲随处可见的。大部分澳洲家庭都会有房车,背包客则比较倾向于买面包车改装成房车,旅行的时候就去专门的房车营地。
在澳洲酒店比较贵,路上的roadhouse那种铁皮房都要100刀一晚,正儿八经的酒店一晚随便都是三百刀以上,于是我们出去旅行的时候只要天气不热,也倾向于住房车营地,毕竟一晚只要不到20刀一个人。
澳洲很多房车营地的硬件设施丝毫不亚于酒店,用连锁大牌big4举例,里面有专门的儿童游乐设施、带救生员的游泳池、干净宽敞的淋浴室和卫生间、十几台洗衣机和烘干机的洗衣房、厨具齐全有多个炉台的超大厨房,甚至还有游戏机室和超大书柜让人免费看书的沙发区域。
在营地付费会得到一车一位的露营区域,有powered site和unpowered site两种,大房车需要接电源的就要用有电的位置,改装车、带太阳能板的或者是我们这种开小车扎帐篷的用没电的就可以了。
有人说住青旅不是更香吗,可我在澳洲住过几次青旅,几人间的青旅几乎就没有安静的时候,白人女孩晚上喝酒到半夜才回来、一大早劈里啪啦收拾东西、还有青旅大厅那群不分昼夜聊天唱歌嗨翻天的少年,都让我对澳洲的青旅没有好印象。
而营地到了晚上基本会特别安静,大家都早早进房车睡觉,或者是坐在房车后面喝啤酒,因为场地空旷,基本除了风声和浪声听不到其他嘈杂声。加上没有砖瓦遮挡,晚上能直接躺着看星空,无聊的时候在营地里散步还能参观别人家的房车,惊叹于各式各样的新奇帐篷,为以后的梦增添点素材。
第一次住在房车营地的时候,我光是参观附近的房车就花了三个小时,而后每一次搭好帐篷第一件事就是四处看看到底还有什么我没看过的妖艳房车,然而每一次都有大收获。
最受欢迎的房车是拖拽式的,没有车头,只是房车厢,用四驱越野车拉上。不像一体式房车般笨重,走到哪一停拖拽钩一解,越野车到处开自由得很,进城里也完全没问题。
一体式房车当然也有很多,小型居多,小型房车就只有床、一点储物空间和狭窄的厨房区域,大型RV就爽多了,空间够大,但当然也十分笨重。
简单店的就是车顶帐篷,在越野车顶上加装车顶帐篷,伸出来的区域成了遮阳区,白天坐在下面煮饭晒太阳,晚上爬上去睡的时候梯子一收,什么人和动物都进不来,跟地面的帐篷比简直太有安全感了。
部分改装的房车更是华丽,有用面包车改装的,晚上打开后门挂上窗帘和灯饰,就是一个温馨的房间。
我还试过躺了一下一位德国女孩的面包车里的独特的床——吊在车厢中央的摇篮床,虽然理智上觉得这么睡久了腰椎就没救了 果真老了… 但这样的床真的太浪漫了啊!
有用小巴车、公交车和校车改装的。简直就是一个豪华的两室一厅。
反正只要车后面塞得下床,万车皆可改装。
除了各式各样的房车,花式帐篷当然也少不了。
当我对帐篷的认知还只停留在三角形的时候,露营达人们一室一厅大的超大帐篷,或者是小到仅能躺进一个人的“棺材”帐篷,或者是吊床帐篷,各种各样形状。
当然不管是车顶帐篷还是花式帐篷,无一例外,每次收放都是巨大的工程量。我曾经观察一位爸爸扎帐篷,从下午开始敲地钉一直到天黑,整整两小时才把一个大帐篷给完全打开弄好。
这要是换了我这个手残党,恐怕这帐篷是支不起来了。这么想想,觉得这个Kmart最简单的帐篷简直太适合我了,傻瓜式操作,十分钟就搭好。
除了住,在露营炊具上,也是各有千秋。
房车当然是最爽的,本身就自带炉灶。房车侧面一般都有燃气炉或电热铁板,能做铁板烧和烤肉。
但他们更喜欢带那种烧炭的烧烤架。我实在想象不到房车的收纳能力居然这么绝,搞不懂看起来不大的空间是怎么摊出这么多东西的。
对于我这样的露营菜鸟来说,一个简单的野炊燃气炉和小熊电煮锅就可以满足所有的需求。
这种老式野炊炉的火力只够煎蛋和吃火锅,火力不够大,煮个水都费劲。后来从淘宝寄过来一套便携野炊套餐,一个仅100克重的炉头火力强到几分钟就煮开水,靠着它解决了多少路上的饥饿时刻。
欧美人喜欢改装面包车,在床旁边和下面改建成储物空间,然后把里面堆得满满的碗碟和调味品,虽然很温馨且需要的时候工具齐全,但是睡觉的时候真的不会闻到调味品的味道想吐吗。况且还容易招蟑螂老鼠
其实在澳洲露营真的是一件特别神圣的事情,大家也都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去露营,澳洲很多野生的露营地都没有信号,他们也真的能三四天不玩手机与世隔绝。
真正的露营,是日落后四周一片寂静,钻进帐篷拉上拉链后透过一丝星光和月光,充好气的气垫床很舒服,小被子很暖和,以至于我一丝也不感到害怕,反而十分的有安全感。
露营总能特别早睡,因为第二天一早六点多,天全亮后我就被亮醒了,拉开拉链后,是天气很好的蓝天白云,远处其他的房车家庭已经开始煮茶做早餐了,唤醒了我的食欲。
拿出我们除了帐篷和气垫床外唯一的露营用具——两张露营凳,支好在车前,面对着大海,打开野营炉煮了两包泡面和泡了杯热红茶,有点凉的清晨,热腾腾的泡面吃下去后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远处,太阳升到半空了,天空是火红灿烂的,海滩上有晨跑、遛狗的人,就这么坐着看了很久,直到太阳热起来。
热起来后,房车家庭就会坐在房车侧面支起来的挡板下看书,或者干脆抹上油去海滩上躺着晒太阳。
就算只是回想这些场景,我的心也会马上平静下来,真的太治愈了。
这时候我就会觉得,我身边很多人真的太苦了,辛苦工作那么久,难得的节假日只想躺在家刷手机和睡觉,有娃的家庭则要带娃去挤游乐场或者商场那种嘈杂拥挤的地方,根本没法像这样好好享受生活。
国情不同,我深知露营于大部分城市人而言,只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旅游项目,并没有打心底接受它,觉得露营就是睡在荒郊野外、不安全、蚊虫还多,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还不如拍拍照后住酒店,所以现在这种专供人体验的营地应运而生。
没有成熟的房车营地、人口数量庞大、物价问题、经济形势、文化与生活习惯等种种问题都决定了,露营要变为一种享受生活的常规活动,而不是打卡的体验项目,还需要很久很久。
况且,露营真的太挑天气和季节了,实际上露营并没有那么岁月静好,夏天很热很晒在帐篷里简直就是蒸炉没法呆,晚上进帐篷后可能会发现各种虫子,有一次我帐篷还爬进了毛毛虫。如果下雨刮风,晚上就真的别想睡了。
但是对于我而言,如果沉睡一晚醒来后能对着漫山晨雾喝一杯自己煮的咖啡,这个瞬间就值得我忍受前一晚上的所有不适。
视频截图:B站“在远方的阿伦”-甘南篇
希望我哪一天,也能真正拥有一辆自己的房车,属于我的移动城堡,去我想去的地方。
还没有评论,请在下面添加你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