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小编了解,不少的whver在结束一年或者两年的打工度假签证之后会选择继续在新西兰或者澳洲转学生签证继续在澳新的生活,学生签证不像打工度假签证那么方便的去找一份全职或者正式的工作,因为学生签证的工作时间在上学期间是有时间限制的,每周20小时,放假期间可做全职,不限时。很多学生仔选择找一份兼职去cover自己的部分生活费和住宿费用,是一种很好的省钱办法。

但可供学生签证的持有者选择的工作就相对比whv少的多了,而学生们选择最多的工作就是餐厅工作,灵活,且可以选择的餐厅很多,毕竟街上到处都是餐厅。也有朋友会选择工厂,一周去2-3天,做满一周20小时。

Sarah现在是西澳大学的研究生,在拿whv签证的时候她就累计了丰富的餐厅工作经验,现在转成学生签证也还是选择了去餐厅兼职来补贴日常开销。

WHV期间

从去年打工度假来澳洲开始,前后在珀斯的西餐厅、咖啡馆、韩国餐厅、下午茶餐厅、现代亚洲菜(Modern Asian)餐厅工作过。每间店的客户群体都有所不同,譬如在CBD的那家西餐厅午餐主要是在附近办公区的商务人士,连锁咖啡馆里面客户群体很广基本什么样的人都见得到,下午茶餐厅大部分客人都是女性--她们主要来办单身派对、生日派对或是庆祝一些特别的节日。

每间餐厅的table service程度不同,不过大多都包含:点单、上菜和酒水、收桌和收银。曾经自己在被服务的角度觉得餐厅服务生的工作很简单,自己上手却发现还是很多东西要学,譬如:熟悉菜单才能给客人做推荐,了解常见的食物要求并在客户提出要求的时候知道有什么备选项。

澳洲这边有gluten free, vegetarian, nuts free等(之前那间下午茶餐厅因为有庆祝babyshower,就是庆祝孩子即将出生,所以孕妇会提出no seafood, pregancy-friendly这样的要求),端三个盘子(想说当盘子很大很烫的时候真的很挑战!),端一托盘的酒水,倒酒(对于我这种手很小的人要拿稳香槟瓶子真的练习很久而且一开始心理压力超大总怕自己会把酒洒了…),特别是西餐厅收桌子的时候stack&clear(就是把盘子和餐具都整理好,端在一只手上,另一只手继续收,那只端着盘子的手因为好多层盘子压着真的超累--也难怪我经理那时候告诉我说这行做久了你会练出hospitality muscles服务业专属肌肉)。


学生期间

今年年初开始读社会工作的硕士课程后,很幸运地找到了市中心一家比较family-friendly的餐厅,这间餐厅晚上最晚也只开到9点,不会像以前的西餐厅到了周五周六要到晚上10点半甚至11点多才最后点单,收拾完关门甚至快12点…那时在夜色中搭公车下了车伴着星光回家想想也是蛮拼的。

一边全职上学一边兼职打工这件事本身对我来说算是一个culture shock,至少我在国内上大学的时候身边的同学很少会去服务行业打工,除了专业实习外,会有做家教之类的兼职,但真的没听说过做服务业譬如咖啡厅餐厅这些。

但来了澳洲之后发现,这里大学生一边上学一边打工特别常见,到了该实习的年级(有些项目譬如social work, teaching有专门的placement要求,学校会安排实习,有些专业没有强制实习一定时数才能毕业的要求譬如商科,会需要学生自己找实习),他们便变出了三头六臂一般,一边学校上学,一边实习,还要打工--要平衡好这些真的很不容易,特别这边不像国内,很少人住在学校附近,所以无论开车还是公共交通,路上还要花时间,一天下来真的很累。

如果再要在学校里参加社团,或是做一些校内校外的志愿者(据说澳洲找工作的时候还是比较看重志愿者经验),真的时间表就排满了。说起来挺有趣的,我14岁第一次来澳洲,听说当时拜访的人家上中学的女儿有在麦当劳打工特别羡慕,觉得在这里小小年纪就可以积累社会经验,并赚一些零花钱很棒。等到了自己现在在澳洲边上学边打工,觉得真的不容易,因为很多时候打完工回到家只想葛优躺…我最近在本地一所中学做学校社工(school social worker)实习,有几个九年级的女生边上学边打工,她们告诉我这样很累,感觉没精力集中在学习上,不知道她们是出于什么目的那么拼地打工,有些学生家里还有好几个更小的弟弟妹妹需要他们帮忙照顾,感觉这样比起来在国内读中学除了学习什么也不用想的简单生活,她们真的承担得更多,也在更早的年纪就更懂得生活吧。

餐厅工作比较不好的点就是做的东西比较简单比较重复,有时候会觉得挺无聊的。但我比较喜欢的部分是和客人的互动。跟国内不同,这里客人对服务业人员普遍更加尊重、更友好。如果比较聊得来,客人会很愿意跟服务生分享很多故事。

譬如之前在韩国餐厅遇到一位很酷的来自捷克布拉格的小哥,他被邀请到澳洲参加一个航海项目从澳洲东北角的海岸线一直沿着北海岸途径达尔文再到珀斯;昨天在店里遇到一位在等自己女儿的女士,她们马上要去柬埔寨和越南度假,因为我也在东南亚新加坡生活过一年,就聊到新加坡和他们的东南亚行程,然后聊到她女儿也要边做专业实习(她女儿学occupational therapy)边打工,以前甚至打两三份工,现在要实习所以只好保留打一份工,她说女儿大学前没有做过间隔年,所以毕业后要去欧洲背包壮游9个月,在那边见朋友、青旅换宿、旅行、练习在学校学的二外法语;在下午茶餐厅的时候跟客人聊天得知是他们要给其中一个小女孩和她妈妈回英国送行,就送了他们一个小蛋糕然后他们特别开心…


去年参加一个慈善机构年度筹款宴会服务志愿者

当时满场跑着上菜倒酒略紧张

目前这家餐厅,客人先在iPad上自助点单,然后到收银台付款,可能是他们的文化习惯,有时候我还没来得及问好,他们先问How are you doing?然后他们付完款就会说Thank you/Thanks/Thank you so much/ Cheers/TA. 有时候还不止说一次。

有一天收钱的时候有个女生拿着一个很可爱的毛茸茸的钱包,那时店里刚好客人不多,我就跟她聊了两句说你的钱包好可爱啊,她就直接把钱包递过来说你可以摸摸看,超级暖哈哈。我们店里比较有爱,会免费发放气球给小朋友,因为我们店里经常很多爸爸妈妈带着小朋友们来。给小朋友发气球,或是帮到小朋友的时候,他们的家长就会问小朋友说What do you say(你要说什么)?开朗的小朋友会大声地对我们说Thank you!腼腆的小朋友会有点害羞地说Thank you,每次面对可爱的小朋友内心都很温暖。

昨天收桌子的时候问一个大概只有三岁的小朋友会不会用筷子,他特别可爱地说”I tried(我试过)…”,我就鼓励他说用筷子是有点难不过你坚持的话一定会学会的。

说到用筷子--这边筷子的使用普及程度真的比我想象的高--可能受益于这里的多元文化社会,这里的人们接触亚洲菜和筷子的机会也多一些,包括小朋友都可以用筷子用得不错!有时候小朋友吃东西会把桌面或地面弄得比较脏,我们去收拾桌子的时候很多家长会道歉说”真不好意思给你们造成麻烦了”,有些家长甚至会直接动手用纸巾把桌子甚至是地上的mess都收拾好。

大多数客人也会帮我们把盘子都叠在一起放好方便我们收拾。我们去收拾桌子的时候他们也会说谢谢。很多人如果觉得食物好吃,还会毫不吝啬地称赞食物好吃。总之大部分客人都很友好也很有礼貌。我们这一个小商圈有好几家餐厅咖啡厅,有时候去员工间的路上碰到,大家也会相互致以微笑,或简单聊几句问问对方店里今天忙不忙。有几次提着一小袋店里的垃圾下楼,还有旁边餐厅的小哥正好推着车要倒垃圾就问要不要帮忙帮我把垃圾扔了,那时候也是感到了很多善意。


图片来自网络

但你现场感受到的一家人用餐温暖气氛远比图片好太多

每次看着父母带着一家好几个孩子来吃饭那种气氛特别好特别温暖,感觉在澳洲大家很注重和家人度过的时光和共同的经历(quality time&shared experience)。

也有工作日的下午看到刚下班的妈妈带着穿着校服的女儿一边吃一边聊,就会触景生情想到自己小时候妈妈下班接我回家或是在外面一起吃饭聊天的情形。

有时也会看到这边超级爸爸带着孩子来吃饭,有的是直接推着婴儿车,感觉这边男性对于照顾孩子的参与程度比起国内更高一些。

另外一个比较有趣的点是,感觉在国内大家用硬币比较少,再加上国人数学普遍底子不错,如果是6块钱的东西,一般会付11块钱然后让服务员找一个5块,但这边基本没见过客人会这样付钱,除非你告诉客人,你可以多付给我1澳元,我给你找个5澳元整钱这样。我感觉在国内收到找钱,都会自己快速心算一下看数额对不对,但这边感觉你找给客人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他们也不算,拿着钱就走了。

有一次我在这边夜市买蛋糕,收银的姑娘估计数学不太好,就把钱给我找错了…说到这个,又让我想起了澳洲超市里标价闹的乌龙,什么买2个10元,结果那个东西的单价只有4元…

去年我在珀斯皇家秀(Perth Royal Show)--一年一度的农业展览+游乐园嘉年华--做一个大型抽奖游戏的销售,一张抽奖票2元,不止一个客人算不清楚帐,递给我一张20元澳币问我,这样一共可以买多少张。那个当下我真的觉得他们特别呆萌。那天在学校看他们十年级(相当于国内高一)的数学考题,心想我怎么感觉那个我初一就学过。据报道澳洲人的平均数学水平在OECD国家比较靠后…也不知道是他们心大还是数学真的不太好,反正澳洲人给我的感觉就像这里的考拉一般,呆萌呆萌的。

听说比起东部的州,西澳的人更加友好,可能是这里节奏比较慢吧。我只在悉尼墨尔本待过比较短的时间,而且没怎么在那边工作过所以不好比较。打工很累的日子里,这些小小的有爱的互动细节确实让自己内心暖暖的。

添加新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还没有评论,请在下面添加你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