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阿德的那一天,国内的小伙伴来机场接我。
我依稀记得再回去背包客栈的路上,嘴里一直念叨着:“这地方真好,这地方真棒,我就是属于这里呀!“,这个梗一直到现在都被朋友经常提及。到阿德那天是晚上,于是第二天便和朋友一起出去办理银行卡、手机卡等。
(还记得第一天到这里,朋友说这里的流浪汉都长得很有气质。)
(出发前,只带了人民币,一分澳币都没有,在飞机上跟一个朋友换了100澳,下飞机便买了一杯咖啡,换了零钱,新生活的开始。)
(阿德莱德CBD街景)
用刚能说得出口英语去办理手机卡时,被别人问到邮箱地址时候,我就把QQ邮箱给他了。
办手机卡的小哥一脸微笑说:“你一定是从中国来的吧,因为每个中国来的朋友邮箱地址就是一串数字,据说这还是你们的社交账户“。
办完手机卡之后,我还很搞笑的向他们借needle,后来才知道那是SIM Bee。
(阿德莱德CBD街景)
去超市买鸡胸肉的时候,我一字一顿的跟卖肉阿姨说:”one chicken chest “.把阿姨逗笑了,回我:“you are so cute ” ,其实直接讲one piece就好了。
(夕阳下唱歌的老爷爷,这两张图片我实在无力它的方向了。)
拿起手机,用我从国内学来的英文,怀着紧张的心情,拨了一通电话,打给招工信息上面写的号码,胡乱说了一气,只听到对方说他们只从中介那里招人,不直接在外招工人,便匆匆挂了电话,连拜拜也忘了说。
再华人不是很多的背包客栈厨房里炒了几个菜,吸引到了外国的小白们,因为他们很少炒着吃东西,所以厨房里就没有油烟机。
这些在我身边发生的日常小事,对于我来说,全都是新鲜的,就是前所未有的经历。
(Glenelg beach 街景)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在背包客栈遇到的一个香港阿姨。
那天下午我们一起吃饭,大家各自做了一点菜然后一起吃这样子。
我炒了几个自己最拿手的菜,放了各种从亚超买来的调料品,但这与阿姨做出来的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为阿姨做的菜只用了一点油,煎了一下和一碗生蔬菜沙拉。
她不好意思的点评了一下说:“我吃你炒的这道菜的时候,它很香没有错,可它都是调料的味道,这样你吃什么东西都一样啊,因为都是调料的味道,而我做的这些菜,它才属于食物本身的味道。”
之前关于做菜,有人会跟我说调料吃多了对身体不好或者其他怎样怎样,我根本不屑,而阿姨的那番话却改变了我之后做菜的方式,不过我还是热衷于调料加食物的味道。
我想说的是:“因为调味品放多了,吃了对身体不好,而拒绝放调味品这种说法比起保持食物原本的味道而拒绝加入调味品,后者更具有说服力。“
当天晚上吃完饭后,阿姨打听到这个背包客栈允许喝酒,便约了第二天晚饭的时候一起喝。 我因为没有在阿德找到工作便打算第二天前往维洲了。
于是跟阿姨约定:明天早晨若能相见,便约下午酒。若明天早晨不在见到,便证明我已经走了。
第二天早晨6点多,日出时刻,我便乘坐victory line 大巴车前往维洲。
没有碰杯,没有道别,相遇便是这么美好,这便是我在澳洲生活的开始,不曾想到的是,接下来所有的离别都是如此。
(台湾的小哥Joe,加拿大的Justin和Meg,阿富汗的Fatima和masuma,还有我的房东Peter和Phillip。)
(Glenelg beach 的海滩落日)
阿德的故事几天便结束了(10月8号——10月14号,2018年)(10月5号,刚从大理洱海骑行结束)。
接下来开始写维州的故事:
1、在烈日下当一礼拜农民,租农场经理的车上班
2、工作攒钱,向一个马来西亚的阿姨买车的故事
3、road trip 从墨尔本到悉尼1200公里海岸线,结束了我在维州的故事.
小弟第一次写文章发公众号,定会有很多不足。欢迎各位的指点和批评。小弟刚开始写公众号的目的是因为太羡慕那些会写文章来分享自己所见所闻的人,我认为文字的传播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我也是曾被那些绝妙美好的故事所鼓励,指引。所以我也开始努力尝试用文字表达出我内心的十分之一,以不辜负我一路走来所见的美人美事。
微信朋友圈短短的几句牢骚加几张配图,以不足以表达我的心绪。愿有一天我的故事也能够激励迷茫的你,这便是我写文的目的。
16年9月份——18年2月份在国内上大学
18年3月份——18年7月份在台湾做交换生,环游+骑行台湾岛,只放过了东部。
18年10月份——现在在澳洲打工旅行,时光已过半年,我已走过澳大利亚三个州,也该记录一下这些美好的事情了。
正处风华正茂的年龄,在国内上一所普通的本科大学。突然休学,便会有很多质疑的声音,选择了一条同龄人少走的路,必会承受着同龄人未曾体验的艰辛,唯独让我坚持下来的便是来自父母的鼓励。无论对错与否,自己不知道,别人更不知道,没有任何经验可寻,只有走过之后,才会知道。
我还在路上
…
Little Qiao | 图文
公众号小乔的笑:| 来源
澳打君 | 编辑
加微信:nz-whver | 投稿
还没有评论,请在下面添加你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