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两个月前,我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质疑间隔年究竟有没有意义,打工度假到底值不值得。

当时看完那篇文章,我挺不高兴的,虽然当时我就承认从客观现实角度来说,那篇文章说的都对。但是我生气的在于,这种极致的现实主义不应该被宣传。

记得一句话大概是这么说的:文学影视作品不应该贩卖绝望和焦虑,因为生活本身已经够绝望了。

那篇文章从各种功利事实的点来戳破间隔年这一泡沫,我承认他说的确实都有道理,但是我仍然瞧不起他,因为我觉得她的境界也就到这了。


我的打工度假生活即将一个月,也算是开始了我的新西兰农名工生活体验。

但是冷静下来想想,总觉得哪里不太对。

我原以为这一年是个冒险自由充实的一年,但怎么发现他怎么好像也就这么回事。

我以为这会是作为文艺伪青年的我做的最起码目前看来最文艺的一件事了,但怎么发现他比在国内的按部就班还要柴米油盐。

在这里我一定要替我们这种身份说句公道的话:别再说gap year是逃避生活了,他是真的让你赤裸裸的接受生活的真相,面对柴米油盐了。

其实出来的小孩大多都还是家里条件还不错的,在家里都是被护着的角色,不管自己认为自己多么独立自立,但却是很少有所谓苦难家庭出身的。

在国内吃穿住行可能在父母的帮助下,都还能维系着一些面子里子。

来这以后也不知是因为觉得反正大家都不在乎还是因为真的穷,去超市买东西基本都是挑最便宜的;出去吃个饭,其实价钱国内也不一定比这便宜,但总觉得自己很奢侈;同样的彩椒,国内可能也要卖4.5块钱一个,这里1刀但总觉得蔬菜贵。

在国内从不说贵,吃个饭2,300也觉得正常,在这里却认为空气都弥漫着昂贵的味道。

来这以后,大家都敢真正面对自己的贫穷了。


到底是哪里不对呢?

摘蓝莓的环境是在室外,相对比较自由松散,可以戴耳机,也可以和别人边聊天边摘。当然,和你们想的一样,这里的工作伙伴是来自全世界,年龄,多大阶层都有,从18岁以上小孩到50岁叔叔阿姨都有。

大家碰到一起会互相打招呼,然后会问对方Where are you from?刚开始学英语学到的一句话,原来是真的可以有使用频率的,然后大家会炫耀一下自己会的那几句对方国家的语言,然后对方国家的人会发出哈哈大笑声,说yeahyeah,you’re right.


我记的有个伙伴说他出来是为了打破刻板印象。

刚见面得知我是陕西人以后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陕西人真的天天吃面吗?

我想起之前和我偶像聊天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说起德国人是不是真的很严谨。她说这也是刻板印象,她说德国人其实挺会享受生活的,惬意放松。

我一直觉得所谓open并不是把性一直挂嘴上,而是真正打开自己能去接受能去感受。

而我一直以来也愿意去感受。

但是发现其实还是有太多太多刻板印象的。

国内的时候因为有去过很多地方旅行,所以也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群,虽然我知道生活和旅行不一样,但我总感觉在城市愈加标准化的今天,不同地区人的文化差异也逐渐缩小。

就像,基本全中国的人都吃火锅,广东的人也爱吃辣,山西人也不喝醋,陕西人也不顿顿天天吃面。

我很少真正care一个人到底是哪来的,在我看来,真正重要的都是人本身,就像我不具备完全的陕西人的饮食偏好一样,我也很少去地区标签化,因为个体虽然出身于大众,却完全不秉同于大众。

我仔细想了想,刻板印象到底是哪里来的,嗯,应该归咎于初中开始的地理学习,学完地理特征就会开始人文特征,于是,给尚未踏足世界的我们一个最初的“地区化差异印象”。

其实我突然觉得差异化挺好的,罪恶的城市化现象。

有差异很正常,但别因此标签化。

那我们对世界各地的刻板化印象又来自哪呢?

西班牙的热情,意大利的浪漫,德国人的拘谨,中国人的保守?

当然,地理必须分担一部分罪责,但我想更多的还是来自影视文学作品。

地理真的是我又爱又恨的一个东西,我恨他的过时抽象刻板,但他确实又是我认识世界最初的一个工具,然而我认识的不够好,中考要有他我估计我就凉凉了。

韩寒的《后会无期》里那句很有名的台词,你没观过世界,哪来的世界观。

我记得在《晓松奇谈》里有一期请的韩寒,高晓松有提到说作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想象型的,没有经历,但是能坐在书桌前想象出一个庞大的完整的让人惊叹的具象生活巨幅;但有的作者是经验型的,因为自己有着丰富的经历体验,有比较多的输入,所以任其自然流淌就可以形成一部完整的作品。

韩寒说年轻的时候自己是想象型的,但是之后变成体验型的了。估计也是因此才有了那句“你连世界都没看过,哪来的世界观”。

我刚刚本来想说,创作者创作还是要落地,不要自己意淫地把一个特征放大自编自导一场戏,但突然又想到现在不管是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界,评价一部好作品的标准从来都不是讲一个好故事。

那我想说的是啥来着?


哦,对了。

是那些无良媒体!

文学作品的创作我先暂且不提,自己目前还未踏足那个世界。但是关于媒体,不管是主流媒体还是自媒体。

因为这些输出本就不是文学创作,都是纪实性的一些记录以及感悟,我希望在没有人监督的当下你们能有一点点作为媒体人的良知。

自己的感受请一定是真实体验过的感受,别去乱追风误导别人,还以为自己是风尚界的弄潮儿。

很多人把gap year 吹的天花乱坠,也有很多人把他贬的一无是处。

但事实是这些人可能从来没有gap year过。

当然也有很多体验过的人的所谓现身说法让你心动,但事实是他可能只是碍于面子不能说自己过的不好。

就像《都挺好》里的大哥苏明哲。

不要把一件事想的太好,也不要把一件事想的太坏。

千万不要以为这是逃避生活,放屁,你活着就得时刻生活。

突然感觉我像一个自以为是的愤青在揭露着所谓gap year 的真相,哈哈,反正你们知道我的,即使短暂,都是当下最真实的感受,只是我这个人从不为我的言辞负责。

言论想法是会发展的,所以我的所有东西都在我输出的那一刻真实有效。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也是因为很多朋友对我说真羡慕你,有勇气啊,敢追梦啊,之类。

我很怕我的这点小小的体验给她们的生活开了个天窗,让她们不再能忍受所谓“平淡生活的按部就班”。

这篇文章想告诉大家的是,一切的一切并没有你看过的其他文章里的那样浪漫自由刺激精彩丰富,也请不要过分相信那些和我一样不负责的人的胡言乱语,这是一个自由被过分吹捧的时代,也是一个文艺看似蔓延实则仍然被瞧不起的时代。

冯唐的《无所畏》里说:所有的世道变坏都是从鄙视文艺开始的。

文艺可能就是最没用的无病呻吟,我说过,文艺是一种病,我还没有病入膏肓,也没打算治愈。


摘蓝莓的时候我没办法一直告诉自己只是在体验生活,大家说想体验生活,都只想体验生活的精彩却不想体验生活的苦和累的。所以说实话,摘3个月蓝莓,可能前三个小时是在体验生活,后面的每一天都只是想赚钱。

明明手上做的是最现实的工作,摘得每一颗蓝莓都是钱,耳机里放的却是戴锦华的《大师电影课–52倍人生》,我最喜欢的理想世界。

理想与现实交织,一会觉得我有理想,金钱是个屁,然后就动作悠哉游哉;一会觉得你有病啊,那是钱啊,就狂摘。

完蛋了,我会不会精神分裂了啊。

这个世界最惨的地方可能就是逼那些不爱钱的人也去拼命赚钱吧。

你当然可以说,你要真的傲气可以不赚啊,可是,身体浸浴在现实生活中是需要金钱源源不断的滋养的啊。

现实生活中弥漫着各式各样的理想,这个世界就想把我们都逼成屎壳郎,脚下拼命工作,只能抬头仰望星空。

哪里有什么所谓理想生活呢,活在理想生活里的那些个人不都因为不能接受现实而先后选择离开了吗,理想和生活本就是最违背的两个词,虽说生活的本质也就是矛盾。

别妄想逃离你的世界去寻找,而是在你的生活里发现美好,你内心的理想不要因为眼前的苟且生活而磨灭,那是你眼里的光啊。




我不爱钱,但是我需要钱。

我不需要你,但是我爱你。


哪里有什么真正的理想生活呢

添加新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还没有评论,请在下面添加你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