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旅行结束后,Tina曾在悉尼读硕士
PART1:
吃着泡面刷到澳打名额
发放签证名额那天,Tina边吃着泡面边刷着大使馆的官网,想着试试看,没想到竟然很容易的就进入了页面,并且有很多日期可以选择。因为是偶然决定申请这个签证, 前期的很多公证资料她都没准备,所以就把递交签证材料的日期选在了2015年的10月份。
Tina说,抢到签证名额和后来来到澳洲,应该说都是缘分吧。
Tina是广东人,在韶关长大,从小到大,她都是别人眼里的“好孩子”,高考的时候,她的分数本来可以去外省读一所985大学,因为家里人想让她留在广东,她就选择了本省的一所外国语大学,学习对外汉语专业。
2015年,Tina大学毕业,其实2014年的时候,她就有了出国留学的想法,因为申请的大学需要雅思7分,但她考了几次一直都是6.5分,就把留学这件事暂时搁置了,大学毕业前,找了份工作去实习。
让她没想到的是,之前考的雅思成绩单,竟然在申请澳大利亚打工旅行签证的时候用上了。
PART2:
去报社实习
有幸见证东莞“后扫黄时代”
就在那时候,正好一家报社缺人,Tina应聘成功,成为报社实习生,专门写文化新闻。之所以找了这份工作,还和一段经历有关,Tina大学读的是对外汉语专业,大三的时候她去印尼实习,回来发现自己还是喜欢研究社会文化,喜欢写东西,不太喜欢语言教学,她就果断地放弃了做一名汉语教师。
这个版块是东莞市一个文化项目下属的栏目,除了政策宣传,还会写东莞的风土人情,本地文化,总之通过各种方式提升东莞的城市形象。Tina很喜欢这份工作,她一直对文化研究感兴趣,因为表现的好,报社给Tina提高了待遇。
2015年1月,Tina成为有正式员工待遇的实习生,到了2月,她每个月工资已经有7~8千了,对于一个大四学生来说,她很满意了,原本就想在报社一直做下去。没想到,6月份回学校参加毕业典礼,就那么一瞬间,她忽然决定了离开。
参加完毕业典礼后,Tina忽然发现,自己不再是学生了,再去思考那份工作的视角发生了变化。东莞是个小城市,不可避免复杂的人际关系,未来自己会一直留在东莞,一直从事这份工作吗?
Tina动摇了,工作之余,她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她看到了关于澳洲打工旅行的文章,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PART3:
广州飞西安,西安飞悉尼
拿着1300元的机票曲线入澳
她偶然看到《孤独星球》杂志里介绍了西北澳的一个小镇,她就买了张机票飞过去,那里每年的农场旺季是4月份,结果偏偏Tina去的那年,5月份了农作物迟迟没有长出来,背包客栈里住满了等工的人,Tina不想再耗下去了,就买了张机票又飞回了悉尼。
稀里糊涂的,就这样在悉尼的华人圈里生活了好几个月。那段经历给了她很大影响,很多华人来到澳洲后生活的状态深深地触动了她,她决定博士毕业后回国发展。
PART4:
在悉尼找到办公室工作
却险些陷入邪教组织
在悉尼的那段时间,那个亲戚的朋友对她非常照顾,她租了一个房子,就在那个朋友家附近,周末的时候,朋友经常带她去其他华人家里做客。
Tina回去用谷歌一查,竟然在很多年前被中国列为邪教,Tina吓的一身冷汗,想立刻摆脱朋友的纠缠,但却无能为力。
朋友知道她的住址,经常以送东西为名来找她,并用一些话来吓唬她,那段时间她非常害怕无助,又不知道如何开口告诉广东的亲戚。就在这个时候,她工作的那家创业公司因为没有业务,支撑不下去倒闭了,Tina失业了,但她却很高兴,买了张机票立刻飞回了国。
第二次入境澳洲,Tina选择了墨尔本,她始终没有放弃读研的想法。这一次,她找了一份太阳能公司的工作,挨家挨户敲门邀请他们做调查问卷。敲门常常遭到别人的抵触,十有八九被拒绝,工作了两周后,Tina就辞职了。
后来她在市中心找到了一份披萨店的黑工,虽然工资低,但离图书馆很近,这样每天下班,Tina就会到餐厅附近的州立图书馆去学英语。她住在附近的一家青旅,因为她住的楼层装修没有卫生间,所以一周只要120澳币。
PART5:
申请读硕读博
拿到博士全额奖学金
Tina说,也许这就是她和澳洲的缘分。就这样,她又一次回到悉尼,但这一次是以硕士研究生的身份,学习文化研究专业。刚入学就要读佛洛依德,Tina说,以前连中文版的都很难读懂,英文版的对她来说就更难了。
她想好了,未来要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想去高校做老师。那么读博就是进入学术研究领域的门槛。Tina说,她选择读博不是为了拿一个好看的学历,而是因为选择做学术研究必须要有博士学历。
她读研读博有家里的经济支持,如果单纯的只是想要一个好看的学历,Tina觉得没有必要选择读博,因为付出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太大,读博很辛苦,如果没有强大的动力,很难支撑。
要想申请读博,研究生时候的考试就必须拿到一定的学分,为此Tina关闭了所有社交软件整整一年,每天只有学习,这样坚持下来,终于拿到了足够申请博士的成绩。
申请澳洲博士没有拿到奖学金,这时候正好有一个去新西兰读博的选择,每年学费7000纽币,Tina想,学费不是很贵,她可以打工赚生活费,就这样去了新西兰。
没想到拿到了由学校和中国留基委共同设立的全额奖学金,免去了学费和生活费。申请者必须同时通过奥克兰大学和中国国家留基委的双重审核,才能拿到奖学金,任何一边不通过,既拿不到生活费也拿不到奖学金。
那一年新西兰境内共有大约30人申请,最后5个人拿到中国留基委的奖学金,TIna就是其中一个。
PART6:
始终难忘打工旅行经历
它就像我循规蹈矩人生中的一次叛逆
2020年初,Tina从新西兰回国过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把她困在了国内直到现在还回不来。
好在博士期间基本没有必修课,以研究为主,大部分工作可以在电脑上完成,最主要的影响是奖学金停了,她的一些同学也没能回去新西兰,有些以前做助教的同学,现在也失去了这部分收入。
Tina说,读博士的这几年,大概要完成英文10~20万词的写作量,为了学术研究,她几乎没有时间去迷茫。她觉得,人在迷茫的时候,就尽力把手头上能做好的事情做好,路自然就走出来了。
对于未来,Tina的规划很清晰,她说完成博士学业后,她想回中国,去高校做学术研究,但她心里其实对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并不是很有把握,她不会限定去哪座城市,哪里有合适的岗位就去哪里。
很背包客转学签以后,渐渐地就脱离了打工旅行圈子,但这么多年,Tina一直“混迹”于打工旅行圈,她说打工旅行对她来说有很不一样的意义。
首先,她喜欢文化研究,通过打工旅行群体,她能够看到中国年轻人的国际流动,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种种状态。Tina还说,当你每天一成不变的做一件事的时候,就会怀念曾经每天都不一样的打工旅行日子。在打工旅行圈子里,她总会感到特别放松和舒服,那里有天马行空,那里不那么循规蹈矩,总能给她带来不一样的灵感。
她回忆曾经在南澳冰激凌店打工的日子,经理是一位变性人,但她非常自信,会在博客上分享自己的经历,很多欧洲游客看到她的博客专门来到冰激凌店。
Tina第一次发现,原来人为了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可以忍受那么大的痛苦,同时,她也第一次感受到,原来这里的人们对于个体追求的包容度那么高,人们活的如此潇洒自由,这一切,给她来了巨大的冲击。
还没有评论,请在下面添加你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