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说过,“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年少的我已经有了全盘计划,大学四年利用寒暑假去游历中国大好河山,钱没有就先借着,因为我深知以后可能会陷入“有钱没时间”的怪圈;事实证明中国之大,岂是四年寒暑假时间可以踏遍的,但我也幸运地大致走了个来回。无论如何,我计划毕业后必须出国窥探世界之精彩。
机缘巧合下,我得知了风靡欧美的“间隔年”Gap year,在学校参加了“美国互惠生”的座谈会,听说了“打工度假签证”working holiday visa的存在,那是2015年,对我国青年开放的国家仅有新西兰,那是面向全球青年(30周岁以下)开放的一种一年期的合法工作签证,每个人一生只有一次机会,我心动了,原来对我们这些一无所有的大学生有这么一种边打工边度假的生活方式。后来在我大学毕业时,正巧赶上澳洲也对我国开放打工度假签证的名额,而且符合条件还能延期至两年,甚至现在可以三年,所以我选择了澳洲。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考雅思、抢名额、公证资料、存款证明、体检等。神奇的是当时我在环东南亚旅行,顺便在泰国考的雅思,费用更便宜(2016年是1200元,现已涨价)。旅途上认识到曾经到澳新打工度假的小伙伴告诉我,在澳洲没有车等于少一条腿,所以我又顺便在泰国考了驾照。
所幸泰国和澳洲都是左向开车,我在西澳的车管所咨询过直接使用即可,而国内驾照在澳洲只需要翻译件同样可以使用,只是对国内老司机不太友好,像我后来在澳洲的室友便时不时会开到右边车道去,到澳洲后还是得多了解当地的交通规则,或者多花点钱请当地驾驶教练辅导练习后再上路,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负责。
2017年2月,我正式踏上澳洲之旅,第一站选择的是澳洲第三大城市—珀斯,也称“世界上最孤独的城市”,后来我知道,它与墨尔本、悉尼是完全不一样的生活节奏。像一般的WHVer(持有打工度假签证的人)一样,刚到澳洲我们选择的是在一个私人农场打工换宿,顾名思义是以劳动换取食宿。
这是提前在Helpx打工换宿网站https://www.helpx.net/index.asp上找到的,刚下飞机农场主就来接我们。每天四小时的工作(除草、喂马等)换来免费吃住,我们住新奇的房车,室外的露天浴室,这让我更好地融入澳洲的普通生活,一开始对每天的早餐(面包麦片)很不习惯,但还能接受,到后来我回国再也吃不惯油腻的中式早餐,开始想念那两片牛油吐司了。
这是我第一次在澳洲体验的打工换宿,很好的体验,后来我了解到还有一些更有意思的打工换宿,比如悉尼的瑜伽村,但由于时间问题没能参加,以后打工换宿也会是我旅行中的一种方式。说到这里,也给大家安利“Couchsurfing”,这是面对全球沙发客的网站https://www.couchsurfing.com/。
与打工换宿不同的是你只需要在网上申请,房主通过后你可以免费入住他提供的沙发(也可能是客房),无需付钱或者劳动,主要在于分享和交流,当然你也可以成为房主接待客人。但不论是哪种方式,在选择时你都应该注意安全问题,仅通过网站交流,多看评价,理性筛选。
说到在澳洲的计划,由于打工度假签证的特殊性,只能在同一雇主下工作不超过半年,最多可延期到一年,这也注定了Whver工作的频繁流动性。再说,澳洲的国土面积和中国差不多,如何在两年内环澳也成了我主要思考的问题,由于我喜欢深度体验,我计划选择多个地方,大概各地工作生活三个月,然后移动,从珀斯出发,最终回到原点,所以我选择刚到珀斯就买车,当时买的是适合环澳的小车,结果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我有大概一年半的时间呆在西澳,半年在珀斯城市,半年在Carnarvon,半年在Broome,最后剩半年我决定环东澳,实现我的环澳梦。我喜欢这种随遇而安的生活,人生总有既定的计划,但是脱离它你才会偶遇意外的惊喜。
我尤其庆幸在西澳小镇长达一年半的生活,有安宁平淡的简单, 有肆意疯狂的青春,当然我也喜欢文化多样的墨尔本,那是我唯一喜欢繁闹的城市,因为它不一样。整个旅程结束后我意识到,我于东澳仅仅是过客,而西澳于我是生活,那是全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谈及在澳的工作,多是劳力工作,而与国内不同,澳洲的蓝领赚钱能力比白领更强,比如矿工、水电工等。我尤其喜欢在澳洲工作,不是因为我更喜欢做清洁工,服务员,肉类包装,农场等工作,而是无论是何种卑微的工作,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互相尊重。
我虽未在国内正式上过班,我在读书期间做过各种兼职,也曾有过委屈和哭泣,也听说过太多公司里的勾心斗角,这些我并不是说澳洲一点没有,但你在澳洲没有人会瞧不起你所做的工作。
在我当服务员期间,我最不习惯的是每次客人的一句感谢,仿佛我给他做咖啡、上菜好像是对他多大的恩赐,那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总是让人感到舒服和感动。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在国内当白领、老师、工程师等来到澳洲打工度假做着这些低微的工作却十分享受,甚至更喜欢,他们说在国内是精神压力太大,在澳洲是身体累,但是心里轻松,反而能拥有生活。这也能解释为什么Whver回国后总是难以再次适应国内的生活节奏和工作环境。我在澳洲的工作经历不算丰富,但可以给大家借鉴。
主要如下:
01
在珀斯是在两家鸡肉厂做包装,是同一个福建中介推荐的,一家是白工,合法打税,23刀/时,有餐补和夜班补贴,工作强度很大;另一家是黑工,19刀/时,不打税,Cash in hand,工作相对轻松。
这里向额外补充一点,当时我朋友也是在这家白工鸡肉厂工作,不同的是她是通过APG白人中介进去的,福利相对更好,而且工作强度不大,工时更多更稳定,虽然工资差不多,但是强烈建议通过白人中介去找工作,因为他们是不会从工作者中获利,只会从商家那边收费,所以这是你获得正规白工的一个免费、有效的渠道。也有做过跟车清洁,餐厅服务员,咖啡店等散工,但时间不长。
02
后来我北上集二签,当时还是得在南回归线以北的区域内,从事旅游服务业、农业等满88天才能获得第二年签证。现在政策变了,不需要在北边了,也有第三年签证了,可惜没遇上。
我在Carnarvon的农场摘四季豆,按件计薪,工作时间自己决定,一般我一天工作10小时,有150-200刀/天。每天机械化的工作让我怀疑人生,这是每个Whver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陷入自我怀疑,好好的大学生毕业后跑来澳洲做农民?打扫厕所?包鸡肉?这放在谁身上又能轻易接受呢。
这一般有两种结果,一是放弃并回国找份光鲜的工作;二是改变自己的心态,适应并改善这种状态。我很明确自己当时选择来澳洲就是要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所以我很感恩我遇到的每一份工作,无论好坏,这都是我的经历。
在三天的农场工作后,我在小镇的一家越南咖啡馆里找到了一份All-rounder的工作,所以我毅然辞去农场工作,开始在咖啡店学习咖啡,收银,每天跟来往的客人打交道,锻炼我的口语,我很喜欢这个有点老龄化的小镇,人们都很友好,我喜欢这份对外交流的工作。
但是后来我发现越南老板并没用按照法定时薪给我工资,我自己也是糊里糊涂的,起初老板是说18刀/时,超出38小时后给现金(澳洲要求Casual工作每周不得超过38小时,超出后应按1.5倍算),这明显是不合法的,但我当时对fulltime全职、parttime兼职、Casual分别的要求不太清楚,我相信大多的Whver都有这个困扰。
其实法律上都有明确的要求,全职和兼职都应享有年假、病假等补贴,如果期间没有使用,最后会折算成工时发放到你的账户,而对于每个行业都有不一样的最低薪资;对于Casual员工,不享有年假病假等福利,所以它的最低时薪会更高,具体的规定还是建议大家上Fairwork官网https://www.fairwork.gov.au/了解。
Fairwork是澳洲致力于维护工作者权益,调解双方矛盾的公平工作监察机构,这对大家维护自己的实际权益十分有用,建议每个Whver在工作前都应该了解清楚。后来其实是我的比利时同事上网了解并取回自己的合法薪资后告诉我的,作为咖啡店Casual服务员我们的最低时薪应该是23.**刀,我决定讨回本应属于我的薪水。
我先是跟越南老板商量,很明显她看中了我们中国人注重情义,胆小怕事的弱点,她竟威胁我要去举报我打黑工,我与老板的关系一向挺好的,不曾想关系到利益问题,情谊却是如此脆弱,这更坚定了我的决心。
我去寻求Fairwork的帮助,他们有专门的中文客服和翻译,但被告知我这案件归属Wageline(同性质的机构)处理,我按照流程搜集payslip、班表等各种证据,在网上填写申请表,它同时还是会建议我们主动和老板协调,实在谈不拢才会参与调解。
持续了一个多月,调解员不停的发邮件和我以及老板联系,最终老板妥协,愿意支付少付的薪资,但仅仅是一部分,因为现金发放的工资我并没有留下证据,而且我也没有打税,如果我坚持,可以向税务局作出交税承诺再进行进一步申诉,但考虑到种种,我也就作罢,拿回了意外的本该属于我的2000多刀。
这笔钱不多,但意义非凡,从此我意识到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性,这是我们国人的弱点,对于侵犯自己权利的事总是很少发声,甚至主动默许,这才导致澳洲越来越多时薪10刀甚至更少的黑工。
在这件事情上,我是幸运的,据我所知其他一样发起申诉的小伙伴还未如愿拿回应该的薪资,这个过程并不容易,我们最好从开始就杜绝这可能发生的一切,选择合法正规的白工,对你百利而无一害,远离那些老板对你好却不支付合法时薪的工作。
03
离开了咖啡店,我去了朋友在做的房车酒店做Housekeeping,part-time时薪21.3刀,享有年假和病假,包一顿午餐,午餐时间还算在工时内,工时稳定,经理答应每人每周都会有25H以上,主要是工作氛围很好,我们的年终福利也很棒,圣诞大餐加直升机体验,最后决定离开是因为想继续前行,我知道我的时间不多。
那是恰逢北方雨季,道路状况很差,身边很多朋友劝我,看到我发的FB上征车的帖子,当地人都说我疯了,但总感觉有一股魔力引领着我去Broome,一朋友说很多人说要去,最后只见我一个人到了。
04
多亏了越南咖啡店的工作经历,我很顺利得再次在咖啡店获得工作机会,时薪21刀,工时很少;所以我找到了另一份在机场里的咖啡店和酒吧工作,时薪24.9刀,福利很多,周六和每天工作超过晚上6点会有1.5倍时薪,周日双倍,而且工作满3个月后升为Level2会加薪到29.8刀。
这是我在澳洲做过时薪最高福利最好,也是我工作时间最长的工作,而且工作内容我也很喜欢,我重新接受了咖啡师的培训,提前考了澳洲酒牌RSA也发挥作用了,我的运气很好。因为Broome机场是私人的,所以我们也算是机场的员工,这也是圆了我的一个梦,当初在珀斯鸡肉厂工作时,我们总是笑称自己是在“鸡厂”工作的,这该死的积极心态哈哈。
工作满半年后,我犹豫了,到底要继续工作赚钱,还是环澳旅行呢?后来我选择了后者。这并没有好坏之分,一个英国背包客告诉我,她两年都在Broome赚钱,因为澳洲工资更高,而旅行以后再办旅游签过来就行了,我觉得她说的有道理,而我的很多朋友也是在有限时间里拼命赚钱,为自己明确的目标努力;可我觉得,以后的事谁知道呢,我就要现在看看澳洲,这才是真正的打工度假啊!
以上便是我全部的工作经历,后来的半年我从Broome一路roadtrip到墨尔本,我并没能完成刚开始的计划,并没有回到起点,但我想就留点遗憾吧,给自己一个理由以后再来。
说说我在西澳的小镇生活?我太喜欢Carnarvon和Broome了,我认为这是极与极的生活方式,我竟都有幸体验了一回。
Carnarvon是一个农业小镇,当时是离珀斯最近的符合集二签要求的地方,所以很多Whver到此当农民。
这是很有趣的生活,我们仿佛回到最原始的交易方式,物物交换,每天在群里吆喝着“谁有芒果,我这有辣椒,可以换”,因为大家在不同的农场工作,尤其是当我们生活在一个偌大的sharehouse,每天室友都会带不同的水果蔬菜回来,那时我们有吃不完的免费的香蕉芒果、番茄茄子等等,后来我们都很怀念这种简单的生活。
小镇很小,只有4000多户人家,大多是老人,大家相互认识,每天起床去咖啡店喝杯咖啡,看看报纸,和朋友聊聊天,优哉游哉。镇上,只有一家超市,一家二手服饰店,可供消费的地方不多,减少了生活成本,但快乐并没有减少,闲暇时喂喂海鸥看看日落,约上一群朋友去附近的海滩,潜水游泳,晒太阳,我莫名的喜欢这种退休生活。
而Broome恰恰相反,虽也只有7000多户人家,但这仿佛是一场狂欢的盛典,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背包客慕名前来,在此醉生梦死。这里有明显的淡旺季,每年11-3月是雨季,毫无人气,遍地是被雨水冲刷的痕迹,狂风暴雨;而在每年的4-10月是旱季,却是热闹非凡,活动不断,热得把人融化。
那里有唯一一家YHA,汇聚着来自世界各地的backpacker,有每周上船采珍珠的船员,有水下维修的商业潜水员,有牵骆驼的,有咖啡师,有路过的游客,大多是来打工度假的我们,在这你可以得到各种工作信息,啤酒和音乐的疯狂派对,一场多文化的碰撞。
在Broome少不了的啤酒和派对,我竟开始了以往看的欧美校园电影里的疯狂生活,我尤其喜欢晚上在海滩上自主举办的音乐派对,有人在耍火把杂技,有人在玩音乐,有人自带啤酒跟身边不相识的朋友谈笑风生,何其欢乐,累了在沙滩上睡一觉,第二天继续上班。
后来可能会慢慢厌倦,但也忍不住怀念那些疯狂的日子。不得不提的是Broome绝美的日落,日落时分,一群骆驼慢悠悠地走在海滩上,余晖洒落在退潮的沙滩上,倒映着多彩的天空,每天都是不一样的美。
我疯狂的痴迷,恨不得搬去Cable beach附近住,可惜资金不允许,每天只要有空,我们都会带上一瓶小酒,骑着摩托去看落日,那是最美好的时光。多少人舍不得此地,一个意大利的朋友四次离开了又回去了,还是放不下那里的自由自在。但我若再回去,物是人非,应该一切都不一样了。
说说我的两年环澳之旅?我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深度体验西澳生活,最后花了半年时间环东澳,我觉得这对东澳有点不公平,因为欣赏的眼光不一样了,体验的深度也不一样。所以我说过西澳之于我是生活,而东澳之于我是旅行,但对我而言旅行即生活,也就没差。
通过对比,个人感觉东澳更加热闹繁华,不愧是中国游客的主要旅行地,西澳是最近几年随着各大旅行综艺才慢慢带动起旅游业,因此西澳更加安静自然,整个西澳应该只有珀斯城市中心的那几栋高楼吧。
东澳是绿色的田野,西澳是蓝色的大海,我这样说好像对黄金海岸和大堡礁不公平?不是的,在你见过西澳的任意一片大海,你都会同意我的话,尤其是到了凯恩斯,更能认同,当然这也只是我个人想法。但我必须承认最让我惊艳的是东澳的white heaven beach,澳洲最美,没有之一。同样的靠近东海岸的那一片片绿色的山野也是美的醉人,尤其是下雨时,更有感觉。
听说,西澳有句话叫“南有Albany,北有Broome”。Albany有西澳最美小镇之称,亲眼所见,那是我第一次爱上了西澳tiffany蓝的大海,无法用语言形容的震撼,而Broome不需多加说明,那是我呆了长达8个月的小镇。
从Perth一路北上,每到一个海滩我都会感叹,尤其是Kalbari的海岸线,时不时还能看到跃上海平面的海豚,倒是网红的粉红湖和贝壳沙滩让人失望,不妨,也是一道风景。粉红湖这类自然景观很受时间和天气的影响,运气好坏影响着你看到的景色。
西澳基本都是和中国小伙伴的自驾之旅,开着自己的小车飞驰在澳洲荒凉的高速公路上,天黑了找个营地露营,自备瓦斯炉和蔬菜,做个晚饭,吃饱了第二天再出发,那个帐篷陪伴了我两年。
后来我把车子卖了,从Broome开始的环澳之旅,我想换种方式,一个人一个背包出发,我始终坚持“在澳洲境内不坐飞机”的原则,除了要飞去塔斯马尼亚岛。
这次东澳之旅,我尽量选择与国外的背包客结伴,因为相对于国内小伙伴喜欢的拍照式旅行,我更喜欢外国人的那种随心所欲的深度体验,徒步登山跳水等,更多的是想锻炼英语,体验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我很幸运,一路上都遇到比较好的旅行伙伴,没有所谓的Drama。
后来我也慢慢明白,不会说也不爱说英语的并不只有中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亦如是;每个国家都有好人坏人,我认识了几个很值得珍惜的外国朋友,但大多是泛泛之交,感恩留给彼此的美好回忆。
我尝试过一个人背着包在路边hitchhiking,不幸的是在那荒芜之地等了4个多小时却没等来适合的车,后来在凯恩斯和朋友再次搭车,成功了,但被善良的告知由于在澳洲发生过背包客搭车遇害事件,在澳洲这样做是很危险的。
说实话我很热爱搭车文化,甚至在国内新疆、云南和西藏多次搭车,但每次被问到遇到危险怎么办,我是哑口无言的,我深知至今没遇到坏人可能只是我的幸运,出门在外人身安全总是首要,但我们这些在路上的人,心里是有种莫名的自信的,那种无法言喻的信念支撑着我们。
其他我更多的是通过Facebook寻找有车的旅行伙伴,这在澳洲尤其是东澳特别容易,因为大多背包客和本地人都是自驾环澳的,路线相同何不结伴share油费,对双方有利。人员最多的一次,是从Broome到Darwin的旅程,我们一共有七辆四驱SUV一起出发,因为走的是传说中“必定要爆胎”的泥石路,大家互相照应,其中大多是德国人,我是唯一的中国人,听不懂他们之间的对话,后来和一群法国人同车,亦是如此。
就是在这两次的旅程中我才深刻理解这种被忽略的感受,我们曾经也这么做过,一群中国人在一起用中文讨论着其他国家朋友听不懂的话题,十分钟过后用一句话解释刚刚的主题,这那十分钟里那种备受冷落,我想也是平时大家经常离不开手机的原因,可惜的是在澳洲的大部分偏远地区是连网络都没有的,你只有你自己,而那段时间我这个不喜欢看书的人竟也看完了一本英语原版小说,有时我是挺享受那段时光的。
而我想表达的是,尊重他人,是用对方也听懂的语言交流,以前我有被一个澳洲朋友说过却不以为然,在这次旅程之后我特意给他道歉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澳洲用行动教会我的。
后来的故事很长,我们在达尔文Kakadu国家公园看到鳄鱼了;世界的中心—乌鲁鲁迷路了,被澳洲土著所救;在去凯恩斯的路上无数次车子出问题,无数次的求助;自驾异地归还的房车出车祸了,小伙伴本想省钱却赔钱了;在大堡礁参加4天3夜的船宿潜水,被骗了;一对英国情侣带着改装的公交车和房车以及捡的我们上路,后来他们参加BBC的电视节目了;一行素不相识的五个人一起租车从悉尼到墨尔本,晚上挤在一辆车里睡觉,后来因为罚单问题闹翻了;在塔斯马尼亚岛花了两个星期骑自行车环塔;跟小伙伴自驾在大洋路上因为下雨打滑差点冲下森林,多亏路人相救;被约好从墨尔本自驾到阿德莱德的小伙伴放飞机了,在墨尔本度过我在澳洲的最后两个星期……
我太爱墨尔本,所以当我得知我被放飞机时,有种莫名的释然,我不必追求一定要回到原点,给环澳之旅画个句号,或许在墨尔本画个分号也不错。我喜欢它的国际化,街头来自各个国家的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维妈市场的平价水果蔬菜,每天打卡的各大咖啡店和酒吧,狂欢的音乐节派对,郊外安静的街区,生活在城市里的企鹅,充满滑翔伞和海鸥的彩色沙滩……如果说世上有我理想中的城市,我希望是墨尔本的模样。
故事太多,倒不知从何说起了,现在在做抖音的视频也是如此,不如就让它过去吧,或许有天我们有缘相遇,把酒言欢,你愿听我愿说,开始我们的故事。
2019年2月离开澳洲,整整两年的澳洲生活,至今我们也时常提起。如果说它对我最大的影响是什么,我会说它塑造了我的三观。生活可以如此简单而美好,拥有一辆房车,坐在露营椅上,看着远处的夕阳和大海,手中一杯红酒,身边一位佳人和一条狗。如果说我见过最喜欢旅行的国家,那就是澳洲。
与人为善,刚到澳洲我很不习惯,路上不认识的陌生人向我打招呼或微笑示意,后来我也慢慢养成习惯了,对这个世界微笑,它也会报你以微笑。互相尊重,回国后对清洁工和服务员等工作人员都报以尊重和理解,我也慢慢发现,原来我身边的朋友一样具有很强的同理心,我很高兴拥有这样的朋友。我会继续行走在路上,听更多的故事,做更好的自己。
抖音号:Timi_chow
还没有评论,请在下面添加你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