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黄金海岸到拜伦湾,约110公里,一路上经过乡村、田野、小镇,当然最长的路段是在高速上,为了熬过漫长无聊的高速路段,只能开启与Elaine喋喋不休的聊天模式。
讨好型人格障碍怎么破?
自从去年蒋方舟在奇葩大会中开启“讨好型人格”这一主题,我发现身边很多朋友,尤其是女性,似乎都深感认同。Elaine说她正在看的一本书上分析了这一人格的心理依据:源自于表现出的自我与真实的自我之间的距离。讨好型人格从这一层面上来说就是表面迎合欢喜,实际内心拒绝逃避。如果这之间的距离越大,那他们内心的痛苦也就越大。
自从在澳洲生活,进入到多文化背景的环境中,我发现亚裔人口的“讨好型人格”非常显著,除了源自亚洲文化本身就强调敬畏权威、舍己为人、集体利益大于一切的深层根源以外,作为“移民”这一身份,或多或少在无形中给自己加上了一道捍卫“民族自尊心”的枷锁。在工作中表现得谨小慎微,看似能很快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但仅凭“愿意帮忙”而得到的好感值,很快会让他人产生一种由于过于客气和谨慎而带来的疏离感。而频繁地帮忙导致自身工作量的上升,或多或少增加了出错率,这时候“讨好型人格”的人常常会越发有种自责+痛苦地心理感受。
Elaine也说自从工作后发现,她来者不拒的帮忙和“好说话”的性格,使她自己常常在工作中忙得不可开交,然而困难的地方在于一个习惯“讨好”的人格很难突然有天就变得“强硬”起来。
而Elaine还说,这种人格很可能影响到自己的婚姻或择偶,以她自己来说,她几乎不愿意陷入某段感情,因为“讨好型人格”的她,深知自己肯定在两性关系中绝对是妥协的一方,光是想到这一点就很心累了。。。
关于这点要怎么破,心理学的原理是:尽力缩短表现出的自我与真实的自我之间的距离,方法就是不断地心理暗示。
聊着聊着,很快就抵达了目的地,星期天拜伦湾海边有集市 (Byron Bay Sunday Market),所以第一站就是去逛海边集市。在海风习习和热闹气氛的催化剂作用下,很快购物欲就喷涌而出了。。。
旅行中的“购物欲”!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受,在旅行的状态中,总是特别容易花钱买东西?而往往买到的很多东西很可能是一辈子也用不了几次的物品?但是!还是忍不住会买!
而有趣的是,我发现一个人逛街尚且能保持平衡的理性,两个或以上的女性凑在一起逛街,购物量真的会蹭蹭直上!总之,我与Elaine在各自地相互鼓励下,在Byron Bay Market淘回了不少“好东西”。。。满载而归地回到住处,如数家珍地看着这些性价比极低地物品,还饶有兴致地开始研究起我们的生意经:如果我们在中国进货、韩国进货,我们今天买的东西价格不到这里的1/10,拿到这里卖的话,算算我们可以赚多少钱???然后被算出的数字惊喜得四仰八叉,仿佛这些钱都已装进了我们的口袋似的。
🌙
夜幕降临,出门找食成为了主题。在多次以吃吃喝喝为主题的旅行中,我有一个重大发现:
在旅行中就算吃再多,也不会长胖!
真的,以我将近10年的旅行经历起誓,每次都担心这样地海吃海喝,回去后会胖上几公斤,但一称体重,真的和出发前基本一致,屡试不爽。后来我将这归功于旅行中的长途跋涉和大量的体力消耗,并且精神上的持续亢奋也可能使得旅行期间的能量消耗大大提升,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就是收支相抵。
有了这一理论作为基础,今日份的拜伦湾夜宵又有了很好的借口。
酒足饭饱,回到酒店,一趟下床,夜色里的话题莫名变得有点深沉起来。今夜的主题是:
原生家庭重男轻女的问题
之前很火的国剧《都挺好》和《欢乐颂》中,都赤裸裸地展示了由于父母的一味偏心导致的家庭灾难。而Elaine作为家中排行老二的港女,上有哥哥下有弟弟,但家中的大部分义务与责任都是落在她肩上,父母也有意更为偏爱家中的男丁。
突然惊觉,我认识的很多朋友中,成年困惑甚至是压抑都来自原生家庭施与的枷锁,关于这一点,很推荐武志红的《家为何会伤人》,和圆桌派有一期节目《冤家:原生家庭说恩怨》。关于家庭关系的问题,很多可以在里面找到答案。其中的基础理论就是:孩子来自于父母,但却是独立于父母的存在。
罗里吧嗦絮絮叨叨说了这么说,时间不早,下期再接着边走边聊!
✉️
联系我
caishumei@163.com
往期精选:
还没有评论,请在下面添加你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