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觉睡得迷迷糊糊,拿起手机查看时间,顺便瞥了一眼未读消息,除了几条微信外,还多了一封邮件夹在中间,红色的标志显得格外抢眼。冥冥中有预感,这可能就是我一直在等的东西。果然,这是一封来自澳大利亚领事馆的信,通知我已成功取得打工度假签证(462签证)。


我以为当我看到Congratulations这个词的时候会很激动,但现实是内心异常平静甚至又萌生了睡意,于是放下手机,翻个身继续睡觉。这一觉睡得很沉,连平时经常做的梦都消失无踪,像坠入虚无之境。醒来时天已经半黑,待意识回归现实,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邮箱看看这封信还在不在,似乎此时才终于意识到,我的打工度假之旅真的要开始了。

回想第一次知道打工度假这个概念,还是读大一的时候,那时候经常混迹在豆瓣小组,作为一名吃瓜群众,看着大家热烈地讨论自己休学去旅行骑车进西藏穷游东南亚等神奇经历,只能一边遥远地羡慕着,一边又蠢蠢欲动地幻想着。有一天,忘了在哪个小组,有人发了一条关于去新西兰打工度假的贴,响应的人还挺多。

据说新西兰政府每年给中国大陆1000个名额,准许30岁以下的年轻人用一年时间去新西兰体验生活,还可以在当地合法打工。想到能去南半球体验颠倒的四季,能一览指环王里神秘壮美的中土世界,不禁心生向往。但看了一下申请条件,顿时打了退堂鼓,比如雅思成绩须达到5.5分,至少需要4200刀资金证明,最关键的是每年只有1000个名额,而申请者数以万计。而那时候的我还是一个连护照都没有的穷学生,去新西兰体验生活无疑成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但打工度假这一概念却从此在我脑海中扎下了根。或许将来有机会可以试试,我这样想。




2015年,澳大利亚成为继新西兰后,第二个准许中国大陆青年去当地打工度假的国家,而且名额多达5000个/年。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正在一家金融公司做实习生。还有几个月才正式大学毕业,就被公司从上海调到了北京。谈不上有多喜欢这份工作,但也并不讨厌。可能是第一次来北方的缘故,一切都很新奇,当时的感觉是当一个北漂似乎也不错。以至于听到澳洲开放打工度假签证时,心里并没有多少波澜。当然,那时候根本不会料到一年后公司会出现危机,而自己不得不离职回到上海。

时间来到201612月,距离我大学毕业已经过去一年半,距离我开始第二份工作已经过去四个月。此时的我成了千千万万名沪漂中的一员。干着一份与自己预期有很大落差的工作,每天挤三个小时地铁上下班,每个月的工资付完房租、还完信用卡后所剩无几。总之,过得并不开心。时常在走进写字楼的大门,或面对晚高峰汹涌的人潮时,一眼看到自己未来的样子。惶恐、焦虑、惴惴不安,曾经幻想过的生活可能性像海水退潮般离我远去。

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某一天下班挤在地铁车厢里,忽然就萌生了去澳洲打工度假的念头。这念头如此强烈,如青天白日里一记响雷,猛地将我惊醒。以至于当我的身体还困在人群中无法动弹,心却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申请去澳洲的签证了。记得村上春树在某次采访中说过,有一天他躺在棒球场边的草坪上看比赛,忽然萌生了写小说的念头,于是比赛结束后就去文具店买了笔和纸,连夜写出了第一部小说的开头,那年他29岁。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萌生去澳洲打工度假的念头,竟与村上君如此相似。非常意外,但又觉得非做不可。

记得刚上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忽然担忧起自己的前途来。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明确目标,考研的,留学的,找工作的,似乎只剩自己迷茫地站在三岔路口,不知道该往哪里走。说迷茫可能有点不太对,因为自己最想做的其实是出国留学。有段时间自己像是被某种热情击中,一门心思想去澳大利亚读书。高中时非常喜欢一位作家,他写过一本讲他在澳洲留学和生活的书。那些跨越赤道的长途飞行,南半球炙热的阳光,以及在西餐厅打工的经历,都深深吸引着青春期的我。我幻想有朝一日能像他一样,读书、写字、周游世界。

有一天我把自己的心思说给父母听,却被他们一口回绝了。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允许我这么做,只好作罢。既然不能出国,而我对考研又没什么热情,所以毕业后直接找工作似乎成了唯一的选择。多年之后,当我决定远赴异乡打工度假,我没有选择新西兰,而是果断选择了澳大利亚。不仅是因为它名额多,也不仅是因为它地大物博,而是因为这片土地对我来说,印刻着某种可以称之为梦想的东西。



就在下定决心要去澳洲,而且非去不可的那个晚上,我熬夜研究了申请462签证的各项流程以及需要准备的材料,并列好了To Do List,打算个个击破。虽然只睡了三四个小时,但第二天起床后精神气十足,走路去地铁站的途中甚至忍不住想笑起来。悲观的时候过于悲观,乐观的时候又过分乐观,可能也算是性格缺陷之一吧。但想着生活又有了奔头,总是件好事。

过去三个月,从考雅思,到抢名额,再到递签、体检,最后拿到签证,一步步走来,之前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渐渐变成现实,最大的感悟是,只要想做,真的没什么能阻挡你前进的脚步。当然过程并不像我说的这般轻描淡写,这中间也有很多困难和阻力,比如父母的不理解,比如失业后没了经济来源导致资金不足,比如夜深人静时陷入对未来的担忧和怀疑中无法入睡,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以后的文章也会谈谈我是怎么克服这些困难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继续关注我。 

To be continued.

添加新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还没有评论,请在下面添加你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