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生日,我都会写一篇文章,记录那个节点的自己。
我还记得26岁的自己,写的主题是“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开锁匠,努力给自己或他人打开一扇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27岁的自己则恋爱脑上头,那年写的文章应该主要围绕在青春和爱情。
再长一岁,我开始明白,只有先做好自己才有资格去爱别人。所以28岁的文章,则主打激情高昂的奋斗主题,高呼“再不奋斗就老了。”
而来到29岁,半年的学习和沉淀,又让我重新思考人生意义,向死而生的概念,让我明白,时间和爱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
现在,我踏入了30岁的门槛。
我只想说…
即使我再怎么抗拒长大,为了那些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我明白我需要努力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情绪稳定的大人。 所以,三十岁的我,是往返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游历者,试图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 对自己的期望还是那句话,大脑可以无限制地伸向天空,但双脚一定要狠狠扎根土壤。 一月份,我正式打道回府,从杭州回到我生活了近20年的城市,在爸妈的照顾下,感受着人生暴风雨过后的宁静。 二月份,平凡的某一天,我收到了澳洲WHV的抽中邮件。冥冥之中,已经指明了我下一步的前进方向。 三月份,在满心期待中收到了MIT的拒信,挫折之下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和世界之大。坚定了我想出去看看的决心。 四月份,威海的风和JQ婚礼上的感动让我明白,我已经没有回头路可以走,只能不断往前。 五月份,离开老家时,老妈的背影和抵达墨尔本后,异国风情的惊艳,让我深刻明白,我在得到的时候,也肯定会失去某些东西,反之亦然。 六月份,堪培拉的安静和漫天繁星安抚着我过于喧嚣的灵魂。 七月份,Denise的陪伴,让我试图重新学习如何建立和维护一份亲密关系。 八月份,韩国超市提出雇主担保,让我第一次思考是否真的想要留在澳洲。 九月份,内心的反抗让我明白,现在的自己还不想对自己的人生下任何定义,放弃了雇主担保的机会。 十月份,来到南澳,肉厂的工作让我感到疲惫的同时,也第一次深入到澳洲人的生活当中,感受着文化差异下的思想碰撞。 十一月份,我们肉厂包装盒四人组顺利成团,时常感恩自己遇人的幸运。 十二月份,开始静下心来忙自己的事情,职业评估,考雅思,再给自己一次申请MIT硕士项目的机会。 从中国到澳洲,从脑力活到体力活,从失败者到接受者, 我很佩服自己的勇气和行动力,也很感恩老天爷的馈赠,让我一路上遇到太多帮助我的人。
还没有评论,请在下面添加你的声音!